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重要罪名 > 合同诈骗罪 >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1 14:43:26 人浏览

导读:

合同诈骗罪涉及哪些构成要件?如何判断诈骗罪的标准?自然人与单位犯罪有何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等。

  一、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合同诈骗罪,作为一种特定的经济犯罪,其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客体要件: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的经济合同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这种犯罪行为的对象主要是公私财物。

  2.客观要件: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行为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且数额较大。

  具体的诈骗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以及通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来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等。

  3.主体要件:合同诈骗罪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只要实施了上述诈骗行为,就可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行为人必须具有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二、判断诈骗罪的标准

  判断合同诈骗罪的标准主要依据诈骗的数额以及其他情节。

  1.根据相关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1万元以上,单位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即可视为“数额较大”。

  2.“数额巨大”则是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万元以上,单位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万元以上。

  3.对于“数额特别巨大”,则是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30万元以上,单位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200万元以上。

  4.还有一些其他严重情节和特别严重情节的判断标准,如作案动机和手段恶劣、多次行骗造成恶劣影响、致使被害人受损而生活困难等。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三、自然人与单位犯罪差异

  1.自然人和单位在构成合同诈骗罪时,主要区别在于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的差异。

  2.对于自然人犯罪,主要依据诈骗的数额和其他情节进行判断,而单位犯罪则通常采取双罚制。

  3.这意味着,单位犯罪的处罚不仅涉及对单位的罚金,还可能涉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处罚。这种差异体现了法律对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不同处理原则。

  你对合同诈骗罪还有什么疑问吗?了解这些法律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你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继续阅读法律快车的文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