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法 > 人身权 > 名誉权 > 侵犯名誉权的后果是怎样的,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是什么

侵犯名誉权的后果是怎样的,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7 15:52:39 人浏览

导读:

本文探讨了侵犯名誉权的后果、认定方法以及补救措施。了解名誉权侵犯的认定标准,如侮辱、诽谤、公布隐私等行为,以及补救措施如要求停止侵权、公开道歉等,有助于维护个人名誉权。

  一、侵犯名誉权的后果是怎样的,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是什么

  侵犯名誉权的后果表现为对他人名誉的损害,导致受害人在社会评价中降低。侵犯名誉权的认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侮辱或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2.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也构成名誉权侵犯。

  3.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4.撰写、发表批评文章时,若文章基本内容失实或包含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也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二、名誉权侵犯的认定

  名誉权侵犯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1.必须存在受害人名誉被损害的事实。

  2.行为人的行为必须违法,即违反了法律规定或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

  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害后果是由违法行为直接导致的。

  4.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名誉而故意为之。

  只有当这些条件同时满足时,才能认定为名誉权侵犯。

侵犯名誉权的后果是怎样的,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是什么

  三、名誉侵权的补救措施

  在名誉权被侵犯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可以向侵权人提出要求停止侵权行为的请求。

  2.可以要求侵权人公开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如果侵权人拒绝履行这些义务,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3.编辑出版单位在作品被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或被告知明显侵害他人名誉权后,应当刊登声明消除影响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4.如果拒不刊登声明或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或继续刊登、出版侵权作品,应认定为侵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名誉权被侵犯了,该采取哪些措施?赶紧在法律快车上搜索相关法律知识,或者咨询专业律师,让法律小助手为你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