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 > 醉驾和逃逸两罪判刑多久

醉驾和逃逸两罪判刑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6 00:34:12 人浏览

导读:

醉驾和逃逸两罪判刑是判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醉驾逃逸后致人死亡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醉驾和逃逸判刑需要收集目击证人的证言、血液酒精含量报告单等证据。

  一、醉驾和逃逸两罪判刑多久

  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是自首的话会减轻处罚,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悔罪表现、有无前科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进行依法处理。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醉驾和逃逸判刑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1.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这包括被告人对醉驾和逃逸行为的供述和解释,以及其对相关证据的态度和意见。

  2.证人证言。如果有目击证人或者其他相关人员的证言,可以证明被告人的醉驾和逃逸行为,这些证言也是重要的证据之一。

  3.血液酒精含量报告单。这些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是否存在醉驾行为,是醉驾案件的关键证据之一。

  4.血样提取笔录或者提取登记表。这些证据可以证明血样提取的过程和合法性,对于确定被告人是否存在醉驾行为也具有重要意义。

  5.执法民警出具的查获经过说明。这份说明可以描述执法民警查获被告人醉驾和逃逸行为的过程和情况,是证明被告人行为的重要证据之一。

  6.现场查获的,查获时拍摄的被告人及其所驾驶车辆的照片或者试听资料。这些证据可以记录现场情况,证明被告人的醉驾和逃逸行为。

  7.其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这可能包括户籍证明、驾驶证、行驶证、以前的交通违法情况、前科情况等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的身份和交通违法情况。

  三、醉驾和逃逸判刑多久能作出判决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