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逃逸 > 肇事逃逸怎么判定和赔偿

肇事逃逸怎么判定和赔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6 10:06:58 人浏览

导读:

肇事逃逸判定的标准包括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责任而逃离了现场或者是潜逃藏匿。肇事逃逸的赔偿包括了财产损失赔偿、医疗费用赔偿、营运损失赔偿等等。

  一、肇事逃逸怎么判定和赔偿

  交通肇事逃逸的判定通常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和条件:

  1.主观要件:当事人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会做出驾驶或遗弃车辆逃离现场,或者潜逃藏匿的行为。

  2.客观要件:当事人需要实际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这可能包括故意逃离事故现场或在接受事故处理机关首次处理前的逃跑。此外,如果当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履行了相关的法定义务,如保护现场、抢救伤者、迅速报案、听候处理等,即使后来离开了现场,也不构成逃逸。

  3.时间要件:逃逸的时间限定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直到行为人接受事故处理机关首次处理之前这段时间内。

  4.空间要件:逃逸的行为需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比如逃离事故现场或相关场所,使得自身不受被害方、群众或事故处理人员的控制。

  肇事逃逸的赔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产损失赔偿:受害者因肇事逃逸造成的财产损失,如车辆的维修费用、车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费用等,都应由肇事者负责赔偿。

  2.营运损失赔偿:如果是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受损,可以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要求肇事者赔偿因此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

  3.医疗费用赔偿:受害者因肇事逃逸导致的医疗救治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护理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也应得到相应的赔偿。

  4.伤残或死亡赔偿:如果受害者因肇事逃逸导致身体残疾或死亡,还应赔偿辅助器具费、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

  二、肇事逃逸怎样处罚的

  肇事逃逸的处罚如下:

  1.肇事逃逸后,不构成犯罪的,依法对肇事逃逸者处以行政拘留15天、罚款二百元到二千元;

  2.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构成犯罪,要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肇事逃逸涉嫌犯罪被刑拘的流程

  1.公安机关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承办单位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负责执行。

  2.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的案件,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决定拘留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拘留的决定书送交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

  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决定拘留有特殊身份的人员时,需要报请有关部门批准或者备案。

  4.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法律快车提醒您,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