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逃逸 > 肇事逃逸怎么判定的

肇事逃逸怎么判定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6 13:54:47 人浏览

导读:

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是行为人知道发生了事故,但为了逃避责任还是离开事故现场的情况。肇事逃逸如果是导致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则是构成犯罪。

  一、肇事逃逸怎么判定的

  交通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是:

  1.需对发生交通事故有明知;

  2.需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

  3.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4.逃逸不限于在事故现场逃离。

  二、肇事逃逸是否会构成犯罪

  交通肇事逃逸也不一定构成犯罪,逃逸后,未造成人员重伤也未造成30万元以上的财产损失就不构成犯罪,反之,造成一人以上重伤或造成的财产损失达到30万以上就构成了犯罪。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是指以下情况: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2.尚不构成犯罪,是指交通事故未达到以下情形: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4)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5)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6)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7)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8)严重超载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3.逃逸不构成犯罪的处罚:可处200-2000元罚款,记12分,并处15天以下拘留。

  三、一般肇事逃逸车辆扣多久

  法律快车提醒您,一般肇事逃逸车辆扣5天,需要鉴定的有可能是20天,最长不超过60天。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