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酒后驾车 > 酒后驾车处罚 > 酒后驾驶多久可以开车

酒后驾驶多久可以开车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3 22:16:39 人浏览

导读:

酒后驾驶一般在24小时之后可以开车。驾驶人酒后驾驶的,一般会被暂扣六个月的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如果驾驶人是醉驾的,则会处罚的更重。

  一、酒后驾驶多久可以开车

  喝酒之后几个小时可以开车没有明确的规定,建议在酒后24小时以后再考虑开车。一般情况下,在8—12个小时左右,体内的酒精含量很快降低,代谢完全大约需要24—48小时。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酒驾是漠视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对他人和自己家庭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酒驾非常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二、酒后驾驶怎么处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三、酒后驾驶被撞了应该怎么处理

  法律快车提醒您,酒驾的撞车处理如下:

  1.发生交通事故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

  2.写出肇事详细经过的书面材料;

  3.造成财产损失的由公安机关作出车辆、物品损失评估;

  4.造成人员伤残的、由公安机关指定车主或主要肇事责任人预付伤者医疗费用、并出具伤势鉴定证明和医疗费用初步评估说明书。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