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环境法 > 森林法 > 如何在法律层面上确定林地承包的年限

如何在法律层面上确定林地承包的年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12-06 00:16:55 人浏览

导读:

法律层面上林地承包的年限一般是三十年到七十年之间,当林地承包到期之后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继续承包。因为林地承包产生民事纠纷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效一般是三年。

  一、如何在法律层面上确定林地承包的年限

  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承包期限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的法律规定继续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林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等。流转期限为五年以上的土地经营权。自流转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土地经营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家庭承包的林地,在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并转为非农业户口的,由于林地的生产周期长,为保护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承包林地的农民可以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可以继续承包经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在承包期内,如承包人死亡,该承包人的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直至承包合同到期。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1.对于家庭承包的林地,只有本村村民拥有承包的权利,而其他村民和城镇居民没有林地承包的权利;

  2.若村民本身户籍在本村,但却是城镇户口,依然可以进行林地的承包;

  3.农村荒山等四荒地,可以交由本村以外的人进行承包经营的。

  二、是否可以自动终止林地承包合同

  法律快车提醒您,林地承包合同到期后不会自动终止,而会再延长相应的期限。根据法律规定,林地承包合同到期后如需继续承包土地的,可依法申请延长承包期限,与发包人签订新的承包合同。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一条

  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

  前款规定的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后依照前款规定相应延长。

  三、林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