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时效 >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有何规定和规定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有何规定和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11-16 09:51:40 人浏览

导读: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规定是三年的时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最长是不得超过二十年的时间。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具体情形是提起诉讼,申请仲裁,申请支付令等。

  一、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有何规定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规定是三年,但是如果其他法律有具体规定的话,就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具体情形

  1.提起诉讼。

  2.申请仲裁。

  3.申请支付令。

  4.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5.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6.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7.申请强制执行。

  8.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9.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10.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三、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的区别

  1.发生的时间不同,诉讼时效中止发生的时间是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而时效中断则是在时效开始之后任意一个时间段都可以发生;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止是因为外界客观原因导致出现的情况,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法律快车提醒您,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