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诉讼 > 到底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诉讼时效

到底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诉讼时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12-23 04:36:47 人浏览

导读:

确定交通事故诉讼时效是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其诉讼时效为三年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交通事故诉讼材料提交民事起诉状、身份证、医药费、住院费等。

  一、到底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诉讼时效

  确定交通事故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的,只要一直在向侵权者主张权利,时效就不开始计算;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于交通事故,如果涉及到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没有调解的自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第二天计算,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后双方参加调解的,自调解终结之日起第二天结算。如果没有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是3年。

  二、交通事故诉讼材料提交哪些

  1.民事起诉状。人民法院与所有被告各一份。

  2.身份证或户口本等身份证明材料。

  3.交通事故相关的医药费、住院费、交通费等证据材料等。

  法律快车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三、交通事故责任应该如何划分

  1.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应负全部责任;

  2.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3.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