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仲裁法 > 仲裁法规 > 仲裁是什么意思?

仲裁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7-16 00:45:55 人浏览

导读:

仲裁的意思是买卖双方发生纠纷后,自愿将纠纷提交到双方都同意的第三方机构,由第三方机构予以裁决并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完成后会有仲裁协议,仲裁协议具备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协议约定的责任义务。

  一、仲裁是什么意思?

  仲裁,俗称公断,是指买卖双方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的,它通常作为合同中的一项仲裁条款出现;另一种是在争议之后订立的,它是把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给仲裁的协议。这两种形式的仲裁协议,其法律效力是相同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否则,另一方当事人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仲裁流程怎么走

  1.申请仲裁:当一方需要解决争议时,可向仲裁机构递交仲裁申请,申请仲裁机构来协商解决。

  2.确认机构:仲裁申请递交后,仲裁机构需经过一定程序确认申请,如果符合要求,仲裁机构将正式启动仲裁程序,否则驳回申请。

  3.签署仲裁协议:在确认机构之后,仲裁机构将要求双方签署仲裁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定仲裁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4.仲裁庭成立:仲裁机构根据申请双方的资格要求,选派一定数量的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开始听证,审理案件。

  5.听证:仲裁庭依照法律规定开庭听证,双方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提交法律意见书,并在庭审中提供证据、出庭作证。

  6.仲裁裁决:仲裁庭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宣布仲裁裁决,并将该裁决发给双方当事人。

  7.生效和执行:仲裁裁决生效后,如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仲裁裁决,使之生效。不同的仲裁机构和国家可能会存在差异,具体的仲裁流程可能会略有不同。

  三、仲裁时间一般多长

  普通仲裁一般一个月左右,最长不超过65天。法律快车提醒您,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有需要延长的最长不超过15日,加上审理立案的5天时限,仲裁庭对劳动争议的案件最长65天内裁决。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