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知识 > 哪些行为可以行使无限防卫权的行为

哪些行为可以行使无限防卫权的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11-22 10:10:16 人浏览

导读:

可以行使无限防卫权的行为是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行为。无限防卫权是公民在特定情况下可采取无强度限制的防卫行为的权利。

  一、哪些行为可以行使无限防卫权的行为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行为可以行使无限防卫权。

  无限防卫权,是指公民在某些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没有必要限度的要求,对其防卫行为的任何后果均不负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如何正确认识无限防卫权

  根据我国新刑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的经验,我认为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应充分考虑以下情节:

  1.过当程度。

  过当程度的大小体现了社会危害性程度,从而影响到防卫过当的量刑。

  2.防卫动机。

  在过当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其防卫行为属于何种动机,例如,是为了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还是保护本人利益,显然影响对防卫过当的量刑。

  3.权益性质。

  正当防卫所保护的权益的性质,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应该加以充分考虑。

  4.社会舆论。

  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还要考虑社会影响,不挫伤公民正当防卫的积极性,又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严肃性。

  三、无限防卫权的适用条件

  法律快车提醒您,无限防卫权的适用条件为:

  1.必须有某种特定暴力犯罪存在,主要包括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2.行使无限防卫权的时机必须是某种特定暴力犯罪正在进行;

  3.行使无限防卫权的对象必须是针对不法暴力侵害者本人实施。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