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证据 > 民事诉讼质证是在法庭哪个阶段

民事诉讼质证是在法庭哪个阶段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10-21 09:57:08 人浏览

导读:

民事诉讼质证是在法庭调查阶段。在法庭审理中,质证是指双方当事人对于双方出示的证据进行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或过程。

  一、民事诉讼质证是在法庭哪个阶段

  质证是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的法庭调查阶段。法庭在第一审程序中进行质证并且对经过庭审质证的证据,除确有必要外,一般不再进行质证,以避免案件久拖不决,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民事诉讼为例,审判长、书记员核实双方身份信息、宣读法庭纪律及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等后,审判长宣布进入法庭调查阶段,庭审按如下流程进行:

  1.原告宣读起诉状。

  2.被告答辩。

  3.原告举证。向合议庭和被告出具证据原件。

  4.被告对原告证据进行质证,对证据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发表意见。

  如民间借贷纠纷中,原告提交了一份5万元借条及对应的银行流水作为证据,证明被告拖欠5万借款尚未偿还。如均有原件且属实,被告此时可如此发表质证意见:对借条和银行流水真实性、合法性确认,但对其关联性不确认(认为无欠款或欠款金额并非5万),我方已全部还款或者部分还款(应在答辩期内提交相应的证据)。

  二、民事诉讼质证时间是多长

  质证时间应该根据具体案情来确定,普通程序不少于30日,简易程序可以少于30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 其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其中,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若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

  三、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证据真实性质证

  1.基于对签名、印章真实性的质疑,除非理据充分,一般应慎重提起鉴定申请。

  2.基于基本逻辑的质证。基本逻辑三大定律为矛盾律、同一律和排中律。其中,矛盾律在证据真实性质证中最为常用。矛盾律是指两个存在逻辑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为真。法律快车提醒,在民商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于同一个事实,应当且只应当有一种解释或者描述,而不能同时有另一种与其矛盾或不相兼容的解释或者描述。

  3.基于事实细节的质证 对于某些证据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的情形,通过对于细节的追问和质疑,可以起到很好的质证效果。

  4.基于常识或专业知识的质证。涉及众多的专业知识,则有必要聘请专家辅助人参与庭审质证。

  5.基于利害关系的质证 ,通常用于对证人证言的质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