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重要罪名 > 诈骗罪 > 诈骗一万多判缓刑罚金要多少

诈骗一万多判缓刑罚金要多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7-26 12:25:44 人浏览

导读:

诈骗一万多判缓刑罚金是不得少于一千元,并处三年到十年的有期徒刑。诈骗罪与民间借贷罪的区别在于两者主观目的不同、危害程度不同、救济方式不同等。

  一、诈骗一万多判缓刑罚金要多少

  诈骗一万多判缓刑罚金数额一般不少于一千元。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在处理刑事案件时,强制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钱币,对犯罪分子进行经济制裁的一种刑罚方法。我国刑法没有具体规定罚金的数额,只有原则性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与民间借贷罪的区别

  1.二者主观目的不同,采取的手段也不一样。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民间借贷纠纷,是指借款人与贷款人达成借贷协议,由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而产生的纠纷,是一种民事行为,其本质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应受民法调整。

  2.危害程度的大小不一样。

  3.借贷双方的关系不一样。民间借贷具有较强的人身性,借贷双方多是"熟人"关系。诈骗则往往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或双方当事人相识不久,采取欺骗的手段骗取对方的信任。

  4.借款的原因不一样。

  5.借款人借款后的行为不一样。

  6.救济方式不一样。

  7.借款人偿还能力不一样。

  三、诈骗罪立案后可以把钱赔给受害者吗

  诈骗罪立案后可以把钱赔给受害者的。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