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量刑 > 自首 > 自首减刑的法律规定

自首减刑的法律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6-30 17:57:08 人浏览

导读:

自首的减刑标准有以下几点:犯罪较轻的;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

  一、自首减刑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第六十八条 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自首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据此,对于自首的犯罪人应分不同情况区别处理:

  1.犯罪以后自首的,无论罪行轻重,均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如果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犯罪以后自首的,只是“可以”从轻处罚,不是“应当”从轻处罚。

  3.一人犯数罪时,犯罪人仅对其中部分犯罪自首的,自首的上述法律效果只适用于已自首的犯罪,对于没有自首的犯罪,不得以自首为由从轻处罚。

  4.二人以上共同犯罪时,自首的法律效果只适用于自首的共犯人,不能适用于没有自首的其他共犯人。

  三、自首的性质

  法律快车提醒您,自首是一种主客观统一于主动、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而不是统一于认罪态度的行为。假如当事人主动投案承认自己犯了杀人罪,甚至表示自己罪该万死,但是,却讲不清具体的犯罪细节,对此,连基本事实都无法认定,当然不会因为其认罪态度好而认定自首。相反,当事人主观上并不悔罪,只是迫于自认为无法逃避的形势,抱着争取从宽处罚的愿望而主动作了供述,并不因为其没有真诚悔罪而不认定自首。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