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各种合同赔偿 > 借款合同纠纷 > 哪些借款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哪些借款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4-13 07:55:55 人浏览

导读:

借款合同不受法律保护的合同有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用于非法活动、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

  一、哪些借款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借款合同不受法律保护的合同有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借款用于非法活动仍然出借的,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没有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的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等。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六)违背公序良俗的。

  二、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不受法律保护

  三、借款合同如何解除

  1.协商解除。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就合同的解除进行协商,协商一致后,可以解除合同。

  2.约定解除。是指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借款合同时约定了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成就,合同解除。

  3.法定解除。是指出现合同的法定解除事由,当事人行使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