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行政法律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立案后的程序是什么

行政诉讼立案后的程序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7-30 10:09:09 人浏览

导读:

行政诉讼立案后还有以下程序:1、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的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2、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人数应该是三人以上的单数;3、人民法院通过审理作出判决。

行政诉讼立案后的程序是什么

行政诉讼立案后还有以下程序:1、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的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2、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人数应该是三人以上的单数;3、人民法院通过审理作出判决。行政诉讼立案后的程序是什么

行政诉讼立案后的程序是什么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第六十九条 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