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参与人 > 民事诉讼当事人 > 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满足条件

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满足条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7-21 11:49:55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都知道民事诉讼是指在生活中与人有金钱或者其他的争议或者纠纷,根据司法进行解决的诉讼活动,当有较大的争议时,它也可以向司法鉴定机构提出鉴定申请,那么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满足条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都知道民事诉讼是指在生活中与人有金钱或者其他的争议或者纠纷,根据司法进行解决的诉讼活动,当有较大的争议时,它也可以向司法鉴定机构提出鉴定申请,那么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满足条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满足条件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地以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我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规定,18周岁以上,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我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一)年满18周岁。18周岁是我国公民成年的界限。对于年满16周岁而不满18周岁,但是

  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法律将之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2条还对"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认定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精神状况健康正常。公民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共同规则,理智地实施民事行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从事行为的人,即使年满18周岁,也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唐山民事诉讼案件收费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计件收费:1000元—8000元/件;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标的额比例差额分段累计收费:

  争议标的收费比例(数额)

  1万元以下1000-2000

  1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5%-6%

  10万元至50万元(含50万元)4%-5%

  50万元至100万元(含100万元)3%-4%

  100万元至500万元(含500万元)2%-3%

  500万元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1%-2%

  1000万元以上0.5%—1%

  (三)实行风险代理收费,最高收费金额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

  附:

  收费标准

  1,是否能赢官司,要看你的请求是否有事实及法律依据。

  2,律师费按照案件不同,费用要看你与律师约定好一审及二审的收费标准,有的律师是全包的,有的律师是按阶段收费的不同,有的是你胜诉后再支付律师费。同时要按照司法厅的律师收费办法收费。

  一般来讲,不涉及财产的案件一审律师费3000元左右。有财产纠纷的,视案情可能还要按财产数来支付一定比例的律师费,最终的律师费你可以与律师确定。

  法院收取离婚案件的标准:

  若无财产纠纷,法院会收300左右诉讼费

  若有财产,超过20万以上的财产部分按0。5%收取。

  诉讼费可以由败诉方支付或最后由双方协商确定。

  起诉离婚律师费多少:

  律师费用没有明确的标准,具体会根据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职业素养、经济状况等由双方协商确 定;北京律师收费相对比较高,但律师之间收费差异也不小,有的律师一个离婚案件一审收费二、三千元,有的却能达到一、二万元甚至更多。如果案件财产争议金 额不大,目前北京打婚姻官司收费的中等价位一般在五、六千元左右。至于请知名律师或业务水平高的律师代理,则可能在二万元以上收费。某律师事务所目前参照 下面有两种方式收费:

  其一,以一个数额起价,再根据争议财产超过一定金额的情况加收一定费用。比如,某律师的收费标准是五千元起价,就是说不论案件争议金额再小,或没有争议共同财产,起价的收费额就是五千元;如果争议财产超过了五十万元,超出部分还要加收一定比例如1%或2%的费用。某律师事务所是根据不等的争议额超额累进。总之,是夫妻财产越多,律师收费金额可能就会越高。

  其二,部份风险代理。 为了激励律师工作的积极性,双方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往往先由当事人支付一定金额的启动费用(如五千元左右),而后在执行回来的财产中提取一定比例(一般为10-20%)的报酬。这种收费方法一般适用于争议焦点在于财产分割的案件,这种案件的难度在于共同财产的取证或执行,需要律师做大量调查取证、申请执行等工作。

  三、公民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否能继承

  一般说来,民事诉讼的法律地位是可以继承的。对此,我国《民事诉讼法》作了明确规定,只要死亡的一方当事人的继承人表明要求参加诉讼,就可以取代原当事人的法律地位,继续进行诉讼活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4条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死亡,有继承人的,应由人民法院裁定中止诉讼。同时人民法院应及时通知该继承人作为当事人继续参加诉讼。被继承人已经进行的诉讼行为对继续参加诉讼的继承人有效。

  这更加清楚地表明了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可以继承的。但并非所有的民事诉讼法律地位都可以继承,能继承的必须是双方争议的标的是可以继承的。如双方争议的是金钱、房产等,继承人可以继续进行诉讼。

  若双方争议的标的是专属于被继承人的,如争议的是关于被继承人的婚姻关系、收养关系是否维持,则这些关系会随当事人的死亡而消灭,继承人对此类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可能继承。

  从上面的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地以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满足条件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