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法 > 民事责任 > 违约民事责任 > 给付迟延的法律后果

给付迟延的法律后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7-19 05:34:30 人浏览

导读:

我们都知道,双方签订合同后,双方都要按照合同的内容切实履行相应的责任的义务,对于给付的标的也是需要按时交付。那么给付迟延的法律后果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我们都知道,双方签订合同后,双方都要按照合同的内容切实履行相应的责任的义务,对于给付的标的也是需要按时交付。那么给付迟延的法律后果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给付迟延的法律后果

  (一)债权人可诉请强制执行;

  (二)债务人赔偿因迟延而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

  (三)在给付迟延后,如遇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标的物毁损,债务人须承担履行不能的责任,不得以不可抗力为由主张免责。但如债务人能证明纵然没有给付迟延,损失仍将发生的,则可免责;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其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或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二、迟延给付债务的法律依据

  对于债务人迟延给付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应承担的债务利息,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都有相关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229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诉意见》)第294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的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指在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付的债务利息上增加一倍。”第295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非金钱给付义务的,无论是否已给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失,都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但是如果没有造成任何损失的话,迟延履行金可以由敬老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决定。”而在法院的实际执行工作中却对以上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的适用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方式,造成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计算的混乱情形,笔者基于执行工作实践分析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法律漏洞并提出酌见,希望能够对规范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起到一定的理论探讨作用。

  三、给付迟延的构成要件

  (一)必须有合法债务存在。

  (二)履行必须是可能。履行是否可能应以履行期限到来时来确定。如果履行期限到来时不可能履行,则为履行不能。

  (三)必须债务已届履行期。对于定期债务,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则不必经过催告即可构成迟延。对于未定期债务,债务人在债权人指定的合理期限届满未履行债务,则构成迟延。

  (四)必须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未为履行。

  (五)必须无法律上的正当理由。

  对于给付迟延,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追究对方的责任,但因为给付迟延所造成的的损失,我们可以请求对方赔偿。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给付迟延的法律后果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