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上市 > 股份发行 > 股份回购对上市公司的情形

股份回购对上市公司的情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2-05 15:21:34 人浏览

导读:

对于我国股份在进行回购过程当中,我们可以考虑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形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在一般情况下,制度也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办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股份回购对上市公司的情形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对于我国股份在进行回购过程当中,我们可以考虑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形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在一般情况下,制度也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办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股份回购对上市公司的情形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一、股份回购对上市公司的情形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公司连续五年盈利,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原因发生的,股东大会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东与公司议通过之日起60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决议通过之日起9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现行回购制度存在不足

  在成熟市场中,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是基础性制度安排。重阳投资联席首席投资官陈心介绍,股份回购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方式,相较股票分红具有一定税收优势,且在执行上更加灵活。同时,股份回购还是稳定公司估值的重要手段。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经验看,股份回购贯穿了熊市到牛市的全过程,是美国股票市场繁荣的重要制度保障。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认为,允许股票回购是全球市场成熟的做法,这次我国拟调整和完善股票回购制度是向全球通行做法靠拢。允许企业在现金流充裕但没有更好投资机会时补充股票“库存”,以备人才激励、发行可转债股权转换、维护公司信用等用途,尤其在公司股价出现短期非理性超跌时,可回购本公司股权,既降低权益融资成本,又支撑本公司股价,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

  我国现行《公司法》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作了诸多限制,存在股份回购情形的范围较窄、决策程序不够简便、缺乏库存股制度等3方面不足。现行股份回购仅包括4种情形:减少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以及股东因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三、完善制度支持回购

  本次修正案草案对《公司法》股份回购作出了以下修改。

  一是增加股份回购的情形。草案规定的股份回购情形包括:用于员工持股计划,上市公司为配合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发行用于股权转换的,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信用及股东权益所必需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等。特别是增加了“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信用及股东权益所必需”这一条,为上市公司回购股票提供了更多灵活性。

  二是完善实施股份回购的决策程序。目前,我国公司回购股份必须召开股东大会,涉及各种事先通知、公告等事项和期限要求,程序规定较为复杂,这使得上市公司难以及时把握市场机会,合理安排回购计划,降低了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的积极性。草案简化了程序要求,对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上市公司配合可转债、认股权证发行用于股权转换,以及为维护公司信用及股东权益等情形实施股份回购的,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授权,经董事会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并经全体董事过半数同意,收购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总额百分之十的股份。

  三是建立全新的库存股制度。现行《公司法》不允许将回购股份以库存方式持有,因股权激励回购的股份也要在一年内转让。从市场实践和需要看,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从授权到行权一般都要经过至少2年至3年,1年的转让时间太短。若注销回购股份,既影响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也会导致上市公司再融资时需重新发行股份,提高融资成本,挫伤公司回购积极性。

  草案明确,因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上市公司配合可转债、认股权证发行用于股权转换以及为维护公司信用及股东权益回购本公司股份后,可以转让、注销或者将股份以库存方式持有。同时,为限制公司长期持有库存股,影响市场的股份供应量,明确规定以库存方式持有的,持有期限不得超过3年。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提出立法建议只是启动立法程序的一步,接下来要专门论证、讨论公司股份回购制度事宜、制定配套规则。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股份回购对上市公司的情形问题的详细解答,对于我国在处理上市公司过程当中,我们可以配合国家工作人员以及一些有关部门人员的调查工作来进行立案程序处理,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网站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