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动态 > 二审开庭的情形

二审开庭的情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6-05 08:50:00 人浏览

导读:

在去进行二审的时候,对于当事人来说,是需要满足好相关的要求的,开庭审理也是需要法院按照法律进行的,那么二审开庭的情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去进行二审的时候,对于当事人来说,是需要满足好相关的要求的,开庭审理也是需要法院按照法律进行的,那么二审开庭的情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二审开庭的情形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本条是关于对不服一审判决上诉案件如何处理的规定。依该规定,二审法院根据一审法院就案件的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履行法定程序情形的不同,对上诉案件的审理结果,既可以是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或者依法改判;也可以撤消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二、二审流程

  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开庭审理:(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对原审案件进行全面审查,根据案件的事实依法作出裁判: 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维持原判,驳回上诉; 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不当的,予以改判;原审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的,可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或查清事实后改判。

  三、二审立案时间是什么时候

  民事诉讼,二审法院自收到上诉状之日起,应该30日内完成立案进入二审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依法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二审开庭的情形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法院在受理二审案件之后,都是会进行开庭审判的,但是也有特例进行不开庭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