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刑事证据相关 > 刑事证据三性的理解

刑事证据三性的理解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1-26 14:53:27 人浏览

导读:

在现实生活当中,在面对抓捕犯人的时候,是需要讲究证据的,同时证据也是会分为三个性质的,那么刑事证据三性的理解?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现实生活当中,在面对抓捕犯人的时候,是需要讲究证据的,同时证据也是会分为三个性质的,那么刑事证据三性的理解?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刑事证据三性的理解

  (一)真实性。真实性也叫做证据的客观性或者确实性。它是指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应当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任何案件事实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间发生的。案件事实发生后,必然会在客观外界遗留下某些物品或痕迹。这些事实以及它们同案件事实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证据的真实性是证据最本质的特征;法律规定,一切证据材料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二)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又称相关性,是指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客观性固然是证据的重要特征,但仅有客观性的事实还不能成为证据,还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与案件情况没有联系的客观事实,不能起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作用,不能成为案件的证据。证据与案件事实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因果联系,条件联系,时间联系,空间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其中,因果联系是最常见、最主要的联系。一切倾向于证明待证事实可能存在或可能不存在的证据均为相关证据,否则不具有关联性。

  (三)合法性。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证据的合法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证据必须是法定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收集的。收集证据必须依法进行。依法收集证据,既是程序正义的重要标志,也是在民事诉讼中获取确凿证据,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保证。只有合法收集的证据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通过违法侵犯人的身体、住所或者函件等其他通讯方法所获得的证据不能采用。

  2、证据必须具备合法的形式。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形式有7种。这些证据形式是立法机关总结了我国多年的民事诉讼实践经验,并借鉴了古今中外民事诉讼法中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它反映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的内容。因此,凡是不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形式就不能视为合法证据。

  3、证据必须有合法的来源。如果证据的来源不合法,就不能用作定案的根据。

刑事证据三性

  二、证据三性指的是什么

  证据的“三性”是指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三大特性。

  (一)证据合法性,侧重于形式,主要解决证据资格也就是证明能力的问题。

  (二)证据真实性,即证据所表达的事实或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臆想或虚构的。

  (三)证据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必须密切相关,具备证明待证事实的属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条规定,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

  三、刑事证据三性如何质证

  刑事证据三性的质证是:

  (一)证据合法性,侧重于形式,主要解决证据资格也就是证明能力的问题;

  (二)真实性,指一份证据本身形成过程是客观真实的,不是出具证据的一方有意伪造的;

  (三)证据关联性,证明是否存在瑕疵、伪造的痕迹等。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刑事证据三性的理解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证据的“三性”是指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三大特性。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