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知识 > 民营企业家刑事案件适用法律

民营企业家刑事案件适用法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2-15 16:31:48 人浏览

导读:

刑事案件的适用法律需要结合实际案情具体分析讨论,我国刑法规定了相关的刑事犯罪法律规定。那么,民营企业家刑事案件适用法律?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刑事案件的适用法律需要结合实际案情具体分析讨论,我国刑法规定了相关的刑事犯罪法律规定。那么,民营企业家刑事案件适用法律?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营企业家刑事案件适用法律

  一、民营企业家容易陷入刑事犯罪的原因分析

  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时间很短,缺乏必要的积累。有些企业家由于没有规则意识,搭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列车“野蛮生长”,天真地将不按规则出牌,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视为捷径甚至当然,因此经常陷入刑事犯罪的陷阱就在所难免。我们可以从企业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民营企业家容易陷入刑事犯罪的原因:

  1、中国民营企业家普遍法律意识淡薄,且不愿意学习。

  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家站在法庭上作为被告人时,经常能听到他们最后陈述时总结自己犯罪的原因,都会把“不懂法”作为自我辩护的一项理由,请求法庭能够对自己因为不懂法而从轻判决。民营企业家们对自己行为的性质认识不清,对公司与个人的财产性质无法进行清晰的界定。触犯了刑法而茫然不知。许多民营企业家分不清自己个人资金和公司企业资金的差别,“公款”、“私款”不分,利用自己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职务之便,取用企业资金,却拿去办自己个人的私事,结果触犯法律构成职务侵占罪或者挪用资金罪等。

  2、利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赢得“商机”,在“潜规则”下经常触犯法律。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以及目前不正常的社会风气,加上民营企业在各方面均有求于政府官员。有些“头脑灵活”的企业主就将官商勾结作为谋取不正当暴利终南捷径。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难免有人不遵守经商之道,腐蚀拉拢官员,官商勾结,不择手段地谋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这些所谓有很大“背景关系”的一些竞争对手在商业活动中得到了特别关照。一时间春风得意、生意兴隆。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一些原本想中规中矩地合法经营的企业家们,可能为了企业发展需要,也不得不采取同样的手段。

  他们的不法行为经常构成或者涉嫌构成行贿罪、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对企业人员行贿罪等罪名,其中行贿行为是民营企业家犯罪的最主要表现之一。另外还有些结交社会不正当势力,非法经营企业,构成非法经营罪。有些企业为了想法争取自己的正当权利,比如雇用黑恶势力追讨欠款,到后来可能发展为利用这些黑恶势力垄断某一地域或行业的生产经营,进而触犯刑法涉嫌犯罪。

  二、民营企业家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方面

  1、税收方面的犯罪。一旦违反国家关于税务征收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具有偷税、漏税,抗拒缴税、逃避追缴欠税或者骗取出口退税行为,给国家造成严重税款流失的,将可能构成偷税罪、抗税罪、逃避追缴欠税罪、骗取出口退税等罪。

  2、融资方面的犯罪。比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该罪名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非法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3、劳动用工方面的犯罪。

  三、民营企业家如何防范刑事法律风险

  1、提高法律意识,尊重规则和秩序。

  中国自古就无法治传统,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找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慢慢健全了法制,但由于中国企业家们不可能从父辈、业内前辈那里继承和学习到必要的法律知识和经验,也没有足够的法律实践的熏陶,因此没有法律意识或者法律意识淡薄也就是不奇怪的事情。

  中国民营企业家很多学历不高,所受教育程度有限,他们的一些做法往往是靠自己在市场摸爬滚打中体会出来的,有些是从影视作品和同行通行的“潜规则”中学习来的。他们有的人甚至有这样的观念:法律都是唬人的,禁止的事情天天都在做。触犯了法律被抓是运气不好或者没有找对人,并没有深刻意识到是自己缺乏法律观念导致。因此,我们的企业家要积极学习,养成契约精神和尊重规则秩序。只有端正了思想,才能防患于未然。

  2、学会界定财产的性质。

  我国法律规定了法人的财产和股东的财产是分离的,一方面保证了股东只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公司的财产,只要股东完成了出资,该出资则转为了公司的财产,不管是出资部分还是增资部分都是公司本身的财产,而不是股东个人的财产。

  由于很多企业家认识不清这点,觉得整个公司就是自己的财产,往往直接从公司拿钱,没有任何手续。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触犯挪用资金罪、侵占罪等罪名。等到被抓还没弄明白。因此,企业家要学会准确判断企业的财产和个人的财产间区别,并健全各项财务制度,让自己既能享受到企业发展给自己个人带来的财富增长又不至于因为盲目自大而触犯刑法。

  3、正确处理官商关系。

  在中国经商,最难处理的就是官商关系。尤其是民营企业,本身在市场竞争中就处于不利的地位,不管是政策的扶持还是融资的便利方面都逊色于国有企业。因此,能否取得政府的支持就成了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不跟政府打交道不行,但跟政府官员走的太近也不行。有些官员的不检点往往会对企业形成隐患,而一个政府官员被抓往往会牵连出几个商人。十八大以来被打落的“大老虎”,哪个身后没有曾经活跃的企业家。

  另外还要注意对政府和政府官员有所区别。每个项目的落实必须以会议纪要或者以盖章的协议为准,且不可听信某官员的口头许诺,因为该官员的调离,即可能意味着你前面的努力前功尽弃。笔者的意思是中国的企业家要有红线意识,以法律为准绳,跟政府官员保持一定距离的交往,防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后果发生。

  4、重视建立企业内部法律部门和聘请外部律师防控法律风险。

  中国的企业往往非常重视盈利能力,他们对企业的营销队伍和财务人员非常重视,特别是他们视财务人员为自己人,一般都是用自己的老婆、亲戚、铁哥们做会计出纳。对于法律人士,他们总觉得碍手碍脚,对他们的话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他们觉得在企业内部设立法律事务管理机构是增加成本和累赘。

  但随着诉讼的增加,现代许多企业家逐渐认识到法律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也开始在企业中开始设立法律事务部,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支持。但仍然有许多企业或者企业家并没有常设的法务部或者法律顾问,他们没有事先咨询律师的习惯,也没有防范法律风险陷阱的机构和措施,只是在发生法律纠纷或者踩入陷阱之后才会考虑法律问题并设法挽救。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营企业家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相关知识,由于中国的民营企业是中国市场经济非常重要的主体,并且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要非常重视防控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法律风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