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财产分割 > 离婚财产分割 > 婚姻存续财产分割协议有效吗

婚姻存续财产分割协议有效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4-29 12:45:07 人浏览

导读:

相信大家都知道,夫妻之间可以签订协议分割财产,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协议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那么,婚姻存续财产分割协议有效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相信大家都知道,夫妻之间可以签订协议分割财产,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协议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那么,婚姻存续财产分割协议有效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婚姻存续财产分割协议有效吗

  一般而言,婚姻当事人之间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是以离婚作为附条件的,但法律未禁止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就财产问题自愿达成某种协议。当事人因履行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但对这种财产分割协议的性质和效力,目前审判实务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主要焦点在于在我国实行夫妻法定共同财产制的模式下,如果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签订这种协议,客观上无法实际履行,因为,就夫妻财产的归属而言,夫妻是一体的,在双方未解除婚姻关系的前提下,支持一方支付给另一方相应的财产,并不改变夫妻共同财产的性质和归属。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签订的涉及财产问题的协议,经审查,只要不存在着欺诈、胁迫的情形,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应当认可其合法性。夫妻双方解除婚姻关系时一方主张按照财产协议分割共同财产的,应当予以支持;在既没有解除婚姻关系也未实行分别财产制的情形下,一方当事人请求按照协议约定支付相关费用的,对该主张不应予以支持。

  二、夫妻财产分割协议

  甲方:**,女,身份证号码:******

  乙方:**,男,身份证号码:******

  (一)甲方与乙方夫妻共同财产约定:

  夫妻共同财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现金及存款,第二部分为车辆。

  1、现金及存款:**家园*号楼*单元**室为夫妻共有房产,已于2010年1月20日出售,出售价格为¥285万元,其中一次性归还银行贷款¥79.8万元,剩余所得¥205.2万元,其中定金¥20万元及首付¥35.2万元由乙方收取,除此之外,还有甲方银行卡内现金¥2万元,乙方银行卡内现金¥8.3万元,以上共计¥215.5万元。如果未来发生离婚财产分割,则夫妻共同财产的现金部分按¥215.5万元计算。

  2、车辆:速腾1.6AT(车牌号京******)购于****年,为甲方与乙方的夫妻共有财产

  (二)财产分割约定:

  经双方协议,如果未来发生离婚财产分割,现金部分的分割方式为:甲方¥130.3万元,乙方¥85.2万元。

  车辆经双方约定,于2010年3月份~6月份出售,出售所得甲方与乙方各得50%。

  自**家园*号楼*单元**室出售后,甲方与乙方分开生活,不再产生共同消费。甲方发生的消费、投资、买房以及赠予他人等行为,财产分割时按原始价值计算并归至甲方所有;乙方发生的消费、投资、买房以及赠予他人等行为,财产分割时按原始价值计算并归至乙方所有。

  (并归至甲方所有这句话很别扭,却又不知道怎么改,意思就是,这部分钱要算到甲方头上,请大侠帮助修改。)

  (三)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以上约定均是甲乙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双方签字之日生效。

  甲方:乙方:

  年月日年月日

  三、判决时遗漏的家庭财产怎么分割

  民法典规定,夫妻离婚时有遗漏共同财产没有分割的,离婚后可以再协商分割遗漏的财产,如果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一方侵害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后果】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婚姻存续财产分割协议有效吗的相关知识,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签订的涉及财产问题的协议,经审查,只要不存在着欺诈、胁迫的情形,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应当认可其合法性。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