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探望权 > 侵犯探望权怎么起诉

侵犯探望权怎么起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3-30 10:20:11 人浏览

导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探望权是每个子女拥有的合法权益,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些侵犯探望权的人是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起诉处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侵犯探望权怎么起诉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探望权是每个子女拥有的合法权益,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些侵犯探望权的人是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起诉处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侵犯探望权怎么起诉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一、侵犯探望权怎么起诉

  1、存在父母子女关系的证据享有探望权的主体必须是曾经存在夫妻关系、离婚后又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享有探望权的父或母必须是与子女保持父母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父或母,子女依法被他人依法收养后,子女与其亲生父母之间就不再存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生父母对于已经被他人收养的子女不享有探望权。

  (1)如果是生父母要主张探望权,必须提供能够证明存在亲子关系,并且该子女没有被他人合法收养的证据。

  (2)如果是养父母主张探望权的,则需要提交合法的收养证明,以证明形成了合法的收养关系。(3)如果是继父母主张探望权的,则需要提交双方已经形成了扶养关系的证据。

  2、其次扶养孩子一方无理阻挠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证据一般情况下,不管是协议离婚还是判决离婚,对于子女的探望问题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约定或者规定,如果双方严格按照这个约定或者规定来履行的话,不会发生探望权的纠纷。所以,就探望权的行使发生纠纷以后,主张行使探望权的一方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对方阻挠自己行使探望权的证据。

  

  二、探望权的规定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由此可见,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按照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时间探望子女的权利。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所以,离婚后对不直接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来说,只是变更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方式,而不解除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此,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是父母双方应尽的法定义务,同时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对子女的探望也是应有的法定权利,这种权利和义务不能因离婚而消除。

  当事人行使探望权,父或母任何一方不得设置执行障碍,不得拒绝一方行使权利,任何一方侵犯对方权利,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一旦其权利受到侵犯,对方都有独立的民事请求权和申请执行权。当事人如何行使好探望权,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是要行使好探望权的请求权。这种请求权实际上是一种自然主张权,即只要当事人在离婚或变更抚养关系时不放弃,探望权就与抚养权同时成立。这种权利不需要确定,是自然享有的,所需要主张只是探望方式、时间等。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就必须像主张解除夫妻关系、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一样,主张行使探望权,要求与解除夫妻关系、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一并解决,并一同写入法律文书中,作为日后行使探望权和履行协助义务的依据。登记离婚或法院判决离婚时,夫妻双方未就探望权提出请求,而在离婚后发生探望权纠纷的,可以“探望权纠纷”为由,单独提起诉讼。

  2、是对探望的方式和时间要明确。当事人协商或法院判决,都得对探望的方式和时间作出明确的规定。方式一般可选择“探望式”、“逗留式”等。探望式是指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父母,在一定的时间到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家中行使探望权。但这种方式要因人而异,对离婚时矛盾不大的,就可以采取,对矛盾大的不宜采取。这样,有利于子女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逗留式是指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带走子女,与其生活一定时间,以行

  三、按照以下步骤提起探望权诉讼

  1、要在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让探望孩子的两年内提起诉讼,申请法院执行。

  2、向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所在地的基层法院起诉,起诉时准备好起诉状,还有下面这些材料证据:

  (1)双方的身份信息;

  (2)离婚证;

  (3)离婚协议书离婚判决书,证明对孩子探视权作了约定或判决。

  (4)支付了孩子抚养费的证据,如银行转账流水单。

  (5)不让探望孩子的证据,如证人、录音资料等。

  3、到法院立案庭立案后,在法院通知的时间内补充材料,在开庭日赴法庭开庭,质证、辩论。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侵犯探望权怎么起诉问题的详细解答,对于我国的探望权,在进行处理过程当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准备好相关材料,同时对于对方不让自己看望我们也可以进行起诉。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网站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