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知识 > 刑事诉讼简易程序 > 刑事案件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审理期限

刑事案件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审理期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2-14 12:35:07 人浏览

导读:

刑事简易程序审理期限一般是二十日,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也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刑事简易程序审理期限一般是二十日,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也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刑事案件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

  刑诉法第178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

  简易程序是对第一审普通程序的简化,设置简易程序符合当今世界各国刑事诉讼立法的趋势,对于及时惩罚犯罪,提高办案效率,都有重要意义。当然,适用简易程序,首先还是要保证刑事案件的审判质量,不能为了简便、省事而将不应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也按简易程序审理。为此,刑事诉讼法对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必须符合以下三条规定:

  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2、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

  3、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无异议。

  二、刑事简易程序开庭流程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

  (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

  (2)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

  (3)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

  2、人民检察院建议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制作《适用简易程序建议书》,在提起公诉时,连同全案卷宗、证据材料、起诉书一并移送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征得被告人、辩护人同意后决定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制作《适用简易程序决定书》,在开庭前送达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及辩护人。人民法院认为依法不应当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书面通知人民检察院,并将全案卷宗和证据材料退回人民检察院。

  3、对于人民检察院没有建议适用简易程序的公诉案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征求人民检察院与被告人、辩护人的意见。人民检察院同意并移送全案卷宗和证据材料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人民法院决定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制作《适用简易程序决定书》,在开庭前送达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及辩护人。

  4、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前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分别通知人民检察院、被告人、辩护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庭支持公诉。

  5、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也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审判员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后,应当查明被告人的基本情况,然后依次宣布案由、独任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被害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并告知各项诉讼权利。独任审判员应当讯问被告人对起诉书的意见,是否自愿认罪,并告知有关法律规定及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辩护。

  6、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被告人自愿认罪,并对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的,法庭可以直接作出有罪判决。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人民法院一般当庭宣判,并在五日内将判决书送达被告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简易程序:

  (1)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2)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3)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的;

  (4)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

  三、刑事案件简易程序多久宣判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刑事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但这只是简化了庭审程序,是否当庭宣判或择期宣判还是要由承办法官根据庭审情况来定的。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以上是为您整理的关于刑事案件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审理期限的内容,由此可知,关于刑事案件建议程序的审理期限,刑诉法中做了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说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如果其它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在线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