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执行法 > 执行终结 > 执行案件终结执行是什么意思

执行案件终结执行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31 11:02:38 人浏览

导读:

执行案件终结执行是法院因特定情形无法或无需继续执行而裁定结束的法律程序。执行终结并不意味着案件终结,而是执行程序结束,当事人可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一、执行案件终结执行是什么意思

  1.执行案件终结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特定的法定情形,导致执行程序无法或无需继续进行,从而依法裁定结束执行程序的一种法律程序。

  2.终结执行并不意味着案件本身的终结,而是执行程序的终结,即法院不再通过强制执行手段来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二、执行终结的情形和特征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执行终结的情形包括多种,例如申请执行人撤销申请、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且无遗产可供执行等。

  执行终结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终结执行是由于发生了某种特殊情况,导致执行程序没有必要或不可能继续进行;

  2.执行程序一旦终结,即意味着永远停止,不再恢复;

  3.终结执行的权利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都无权作出终结执行的决定;

  4.终结执行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不因此消灭,而是转由其他途径解决。

  三、执行终结的法律效力

  执行终结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程序上的效力和实体上的效力。

  1.在程序上,执行终结的裁定一经生效,执行程序即宣告结束,此后不再恢复。这意味着法院不再通过强制执行手段来保障当事人的权益,执行程序正式终结。

  2.在实体上,执行终结并不意味着否认或推翻了法律文书对权利人所应享有的权利的确认。

  只是由于出现了特定的法定情形,导致执行程序无法或无需继续进行,法律不再对其实施保障而已。当事人仍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寻求权利的实现。

  综上所述,执行终结是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因出现特定情形而依法结束执行程序的一种法律程序。它具有特定的情形和特征,并在程序和实体上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对执行终结的判定还有疑问?如果你有其他法律问题或需专业建议,欢迎在法律快车发起咨询,我们随时为你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