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被车辆撞了,随后他醉酒驾驶肇事逃逸了,如今拘押7天他出来,为何他不被起诉

更新时间:2019-12-13 11:02:53人浏览
问题描述:
4月被车辆撞了,随后他醉酒驾驶肇事逃逸了,如今拘押7天他出来,为何他不被起诉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239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你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19-12-13 10:35:43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992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没有达到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则可以依照下列法律规定进行处罚: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019-12-13 10:38:05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0105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行政拘留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予以行政拘留,既是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一种处罚、教育,预防其再次违反治安管理,又可以对社会上的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防止他人从事同样或者类似的违法行为。
  
一、行政拘留的起始时间。执行拘留的时间应当自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入拘留所的时间开始计算,行政拘留的期限是以日为单位计算的,而不是以时为单位计算,入所当日不计算在内,执行到第二日即为一日。例如,某人被行政拘留10日,于7月1日上午入拘留所执行,则应当在7月11日上午出所。
  
二、行政拘留时间的计算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拘留的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下,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20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执行行政拘留的时间应当以日为单位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2条的规定,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了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该折抵。限制人身自由一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这里的“采取强制措施”,主要是指公安机关所执行的继续盘问或者采取的行事强制措施如刑事拘留等。
2019-12-13 11:02:53
刑事案件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510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因此,醉驾撞车后弃车逃跑属于肇事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
1、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
2、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3、空间要素,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因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属于交通运输肇事逃逸。
2019-12-13 10:47:1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酒后无证驾驶肇事逃逸难逃被捕
酒后无证驾驶肇事逃逸难逃被捕
核心内容:酒后驾驶本来就是一个犯罪的行为,以下案例的当事人除了酒后驾车,还在事故后既然逃逸,时候车主司机都被逮捕,法律快车小编希望下文内容可以帮助到你。好友几人
刑事动态
人浏览
你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醉驾肇事逃逸拘留多久
醉驾肇事逃逸拘留多久
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醉驾肇事逃逸拘具体如何处罚应按照法律规定。醉酒处拘役六个月以下,并且处罚金。醉酒造成交通事故犯罪的,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派出所长无证驾驶无牌车酒后肇事逃逸
派出所长无证驾驶无牌车酒后肇事逃逸
安徽省太和县一派出所长酒后驾驶机动车,将一村民撞死后驾车逃逸,因构成交通肇事罪,近日经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一审判决,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被告人王礼,现年
肇事处罚案例
人浏览
肇事者撞死人逃逸3个月后被抓
肇事者撞死人逃逸3个月后被抓
近日,大亚湾区公安局破坏了一起交通肇事逃匿案件。一名肇事司机撞倒一名女子致其死亡后逃匿,3月后终于被警方抓获。据悉,去年10月17日19时30分,在大亚湾区黄鱼
交通事故动态
人浏览
判断一行为是否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酒驾肇事逃逸致一人死亡怎么处罚
酒驾肇事逃逸致一人死亡怎么处罚
酒驾肇事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将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法律规定,酒驾发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的,如果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
刑事辩护
次播放
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话,可能不仅仅是赔偿的事情,还可能判处刑事责任,而其中又与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紧密相关。如果真的有刑事责任,那么积极争取受害人家属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要看有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醉酒驾驶是否当天拘留,由办案机关根据具体案情决定。如果犯罪嫌疑人醉酒状态严重,也可先由家属取保候审,尔后实施拘留或者直接逮捕。相关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八十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方涉嫌刑事犯罪 要判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可以委托家人代办。委托家人代办存在限制条件,各省市规定不一样,可以咨询当地公安机关。已申领过二代证及指纹信息录入的,在外期间居民身份证丢失
刑法
人浏览
你好,这种情况意味着肇事者涉嫌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要判刑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当事人在网络上赌博,数额较大的行为属于赌博罪,其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刑法
人浏览
根据酒精浓度当时情况而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刑事案件转治安案件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五条法律条文转。立案后转,在办理过程中,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造谣诽谤罪,只有诽谤罪。构成诽谤罪是不会被罚款的,而是应当承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责任。
刑法
人浏览
收买被拐卖儿童罪既遂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恶劣,如公众场合实施强奸等,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有赔偿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法律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刑法
人浏览
你好,是否有借款,催收的材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不可以要求赔偿。法律规定,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的可以
刑法
人浏览
开设赌场罪的量刑与认罪人数有关,但并非唯一因素。依据《刑法》第三百零三条,开设赌场会受到相应刑罚,认罪态度可能影响量刑轻重。若三人都认罪,可能视为有悔罪表现,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不超过三十七天,前提是电动车属于机动车。此时行为人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依法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如果经过鉴定电动车是非机动车的,一般会进行罚款处罚,
刑法
人浏览
危险驾驶罪量刑标准如下:1、如果涉嫌危险驾驶罪的,可能会处拘役,并处罚金;2、如果是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可能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依据法律的规定办理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得综合实际情形确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