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证据可以报告,是否会被接受

更新时间:2024-05-22 18:42: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手机被监控监控,没有证据可以报告,是否会被接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236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法律分析:可以报警的,如果是个人非法监控你的手机的话,是属于违法行为,可以依法报警。如果是国家监察机关为了收集证据对你的手机进行监控的话,是合法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十八条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根据该条款的规定,录音资料并不一定必须征得对方的同意方能作为有效证据,只要取的该证据的时候没有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或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的,查证属实的,录音资料就能够作为有效的证据。
2024-05-22 18:42:05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1895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你是遇到什么事了吗?最好第一时间报警
2024-05-22 18:12:36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680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你好!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2024-05-22 18:42: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民事案件没有证据可以立案吗
民事案件没有证据可以立案吗
案件是否可以立案要看案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条件,有人就会问民事案件没有证据可以立案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你是遇到什么事了吗?最好第一时间报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有证据能定罪吗
没有证据能定罪吗
没有证据肯定是不能定罪的。依据相关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如果没有证据,或者只有被告人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你好,这个需要报警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警局抓人没证据拘留一般多久
警局抓人没证据拘留一般多久
警局抓人没证据是不能拘留。犯罪嫌疑人的,只能采取传唤、拘传的强制措施,一般是十二个小时。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没有证据报警警察会受理。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法律依据:《刑事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即使知道人的姓名和户籍地、出生年月日,还是不可以查询到人的公民身份号码,因现实中对同一个户籍所在地满足同一个出生年月日的人的姓名不止一个,即因人的姓名重名很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能退回学费,你可以去当地教育局申诉。学生因故退学,须凭财务部当年开据的学费专用收据(原件)和党政办公室印制的“退学文件”(新生凭招生办公室开据的《保留入学资格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按照政策要求办理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