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想咨询一下我们公司不交社保,也没签合同正式合同,工资一拖再拖,如向劳动局举报,能拿到工资吗

更新时间:2019-04-26 04:25:22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想咨询一下我们公司不交社保,也没签合同正式合同,工资一拖再拖,如向劳动局举报,能拿到工资吗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6677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要想达到最佳的举报效果,在向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有明确的被举报人的名称或姓名、联系地址和电话;  
(2)被举报人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事实;  
(3)举报人(组织和个人)的名称或姓名、联系地址、邮编和电话;举报人有责任客观的陈述违法事实,将举报的违法事实起因、过程、时间、涉及人员、有关证据、后果提供给办案人员。而且,举报人不必担心会遭到用人单位的报复,因为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为举报人保密。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等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应当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对符合下列条件的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依法受理,并于受理之日立案查处:  
(一)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发生在2年内的。  
(二)有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且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所造成的。  
(三)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并由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对不符合第
(一)项规定的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投诉人。  对不符合第
(二)项规定的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告知投诉人补正投诉材料。  对不符合第
(三)项规定的投诉,即对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的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告诉投诉人;对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但不属于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投诉,应当告知投诉人向有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
2019-04-26 04:02:31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0715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由于双方没有签定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又极力否认存在着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相应的举证便较难实现。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求助于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请求他们调查此事,取得当事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同时进行工伤鉴定,取得该事故确属工伤事故的证据,以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
在证实确属工伤事故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负责支付伤、残劳动者的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的数额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丧葬费,对死者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2019-04-26 04:06:46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100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不缴纳社保有这样几个风险:
1、员工申请仲裁或诉讼,公司会被判决补交及可能承担滞纳金;
2、员工可以因公司不交社保为由主动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除补交社保外,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3、不缴纳社保,员工不能享受社保待遇:生育津贴、失业金、医疗保险、工伤补偿等,可以主张由公司承担;
4、劳动局因此对公司进行行政处罚。
5、员工因公司没有社保待遇,而导致员工流失。
2019-04-26 04:16:38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307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公司没有与你签合同,那么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可以立即终止劳动关系,而且可以反映到劳动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申请双倍工资赔偿。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2019-04-26 04:25:2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公司欠薪,老板跑路!工资找谁要?
公司欠薪,老板跑路!工资找谁要?
临近年底,劳动者期盼着年终奖、年底双薪等年终福利,但是有部分劳动者却被公司拖欠工资,甚至公司法人找不到,这个时候,劳动者该怎么要回工资?往下看:1三步骤维权1、
工资新知
人浏览
公司不让复工也不发工资是辞退员工吗
公司不让复工也不发工资是辞退员工吗
公司不让员工复工也不发工资,并不是辞退员工。如果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公司需要向员工出具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依法为员工
劳动法
人浏览
单位至今也没有和她签合同,也没买社保,怎么维权?
单位至今也没有和她签合同,也没买社保,怎么维权?
法律咨询:王女士09年3月份在某单位上班至今,单位至今也没有和她签合同,也没买社保,怎么维权?法律咨询律师解答: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部门仲裁,不仲裁结果
劳动合同知识
人浏览
不签订合同,劳动关系仍然存在,不缴纳社会保险,经过三年还得补
不签订合同,劳动关系仍然存在,不缴纳社会保险,经过三年还得补
案例:某女1997年4月22日经招聘进入公司,2000年10月,公司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宣布公司停业,给每个人一个月北京市最低工资作为补偿,辞退全体职工。某女在公司
劳动法案例
人浏览
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立案后,开庭,然后调解,调解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可以不续签吗
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可以不续签吗
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可以不续签。但是除公司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以外,公司不续签
劳动法
人浏览
未签定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索赔: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诉。必须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进入诉讼程序。解决的关键在于取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由于双方没有签定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又极力否认存在着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相应的举证便较难实现。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求助于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请求他们调查此事,取得当事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所得的报酬,用人单位必须在劳动者用工后给予劳动报酬。不给工资可以通过投诉或者劳动仲裁来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可以去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8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协商不成的,建议委托律师向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向劳动部门投诉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员工与公司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工会或者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协商和调解不成,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口头协议内容是什么,伤的重么S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与卫生部门沟通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误工费要有医院的诊断证明。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劳动仲裁,工资主张,具体看是否有其他证据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领完失业金再就业并缴纳社保后,您有权申请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旨在保障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如您的生育津贴申请被拒绝或存在争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三胎是否可以领取生育津贴,得看当地是如何规定的,每个地方的政策不同。一般来说,以下这几种情况生育三胎不会罚款,但也不会有补贴:1.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有子女经依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