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单位没有向员工支付社会保险。我该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4-05-18 13:38: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该单位没有向员工支付社会保险。现在员工怀孕了,该单位想解雇她。我该怎么办?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109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员工怀孕后,如果有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等严重的过错的,单位可以辞退该员工;但如果没有过错的,则单位不能因员工怀孕而予以辞退、或者降低其工资。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024-05-18 13:37:4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9146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处理
2024-05-18 13:29:06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872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你好可以劳动仲裁处理
2024-05-18 13:38:0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公司社保是怎么缴纳的
公司社保是怎么缴纳的
参加工作的人对于公司社保肯定是非常耳熟的,公司社保是由公司为员工缴纳的社保,而且用人单位是必须为任职人员缴纳,根据工资比例扣除,相对个人社保来说,公司社保肯定是
公司法规
人浏览
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判决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主张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并补缴社会保险。如果办理离职手续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单位如何补缴上月社保
单位如何补缴上月社保
单位补缴上月社保如下:1、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
保险
人浏览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费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或税务机关投诉,由他们向用人单位征收。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违反的是行政管理法,社会保险征缴属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原单位社保怎么停
原单位社保怎么停
原单位社保的停缴需在员工离职之后,原单位将《个人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养老保险手册》、《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缴纳增减人
劳动法
人浏览
在职期间公司不给交社保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交在职期间的社保并承担滞纳金,还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或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不成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没有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催告公司及时缴纳;如果公司拒绝劳动者的请求的,则劳动者可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举报、投诉,由该行政机构责令公司限期补缴或补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判决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主张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并补缴社会保险。如果办理离职手续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在职员工因病死亡公司不需要赔偿,而是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在职员工因病死亡待遇,一般由丧葬费、抚恤金(救济金)、供养直系亲属定期生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劳动者在患病时被解雇,满足下列条件才可得到补偿:被用人单位依法无过错性辞退的;被依法实行经济性裁员的等。此外具有由用人单位提议,并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等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单位没有给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也可以向社保保险行政部门举报或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医保药店买药的报销流程:1、参保人员携带个人身份证、医保卡、费用发票、用药明细表等相关材料前往医保部门办理报销手续;2、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从基本医疗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