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病患者看守所能收吗?

更新时间:2024-05-16 14:20:15人浏览
问题描述:
癫痫病患者看守所能收吗?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571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癌症患者看守所不一定会收押,这要看判处的刑罚,如果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不予收押,但是罪大恶极不羁押对社会有危险性的也会收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十条看守所收押人犯,应当进行健康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收押:(一)患有精神病或者急性传染病的;(二)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大恶极不羁押对社会有危险性的除外;(三)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2024-05-16 14:20:1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抑郁症杀人一般判多久?判刑标准是什么
抑郁症杀人一般判多久?判刑标准是什么
一般抑郁症杀人的判刑参考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如果是在意识足够清醒的时候杀人就要负全部责任,但是假如抑郁症患者已经到了重度程度,而且意识不清醒就无需负刑事责任。
刑法知识
人浏览
癌症患者看守所不一定会收押,这要看判处的刑罚,如果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不予收押,但是罪大恶极不羁押对社会有危险性的也会收押。法律依据:《中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哪些疾病看守所不收
哪些疾病看守所不收
以下疾病,看守所不收押:1、严重传染病。比如,肺结核伴空洞并反复咯血;肺结核合并多脏器并发症;结核性脑膜炎;急性、亚急性
其他
人浏览
间歇性精神病人承担的法律责任
间歇性精神病人承担的法律责任
核心内容:在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中,会有存在着间歇性的精神病人,那么如果这一特殊的行为能力人,需要怎样追究其主要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呢?下文将会详细分析,法律快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
人浏览
法律分析:不一定,要看判处的刑罚,如果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大恶极不羁押对社会有危险性的除外根据看守所条例第十条看守所收押人犯,应当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有脑瘤看守所收吗
有脑瘤看守所收吗
有脑瘤看守所收,监狱里会给治病的,如果有重病,可申请保外就医,监外执行。如果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不
其他
人浏览
由监狱进行体检综合确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属于什么拘留?刑事拘留还是行政拘留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投诉培训机构可以找消费者协会投诉。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需要根据情节,金额等综合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如果无法协商,建议人社局投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个体小店开发票,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去办理购买普通发票的手续,还可以去主管国税机关代开。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在领取税务登记证件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领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