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转帐,转对公账户转错了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4-05-11 10:31:32人浏览
问题描述:
私人转帐,转对公账户转错了怎么办?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772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法律分析:对公账户转错账有几种情况。一种是此账户收款公司名称或账号填错,造成账户错误,这种情况下只需等待约3-5个工作日,款项返还到原来的账户中。转账需名称和账号都对才会转账成功。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5-11 10:31:29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814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你好,可以起诉要求返还
2024-05-11 10:24:29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7781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你好,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起诉处理
2024-05-11 10:31:3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法律分析:对公账户转错账有几种情况。一种是此账户收款公司名称或账号填错,造成账户错误,这种情况下只需等待约3-5个工作日,款项返还到原来的账户中。转账需名称和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公帐户转私人帐户有什么后果吗
对公帐户转私人帐户有什么后果吗
对公帐户转私人帐户的后果有:可能被用于洗钱。增加税收支出风险。存在协助公司偷税漏税的可能性。为了逃避税务支出频繁公转私的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个人对公账户转账方式如下:1、柜台转账。用户需携带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到银行服务台,通过银行服务人员办理转账业务;2、自行转账。只需要带上银行卡就可以在银行ATM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公帐户转私人帐户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对公帐户转私人帐户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对公帐户转私人帐户不好的地方有:可能被用于洗钱。增加税收支出风险。存在协助公司偷税漏税的可能性。为了逃避税务支出频繁公转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法律分析:对公账户转错账有几种情况。一种是此账户收款公司名称或账号填错,造成账户错误,这种情况下只需等待约3-5个工作日,款项返还到原来的账户中。转账需名称和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选择对公账户。公司对私人转账的技巧之一就是选择用对公账户转账,对公账户是公司的独立账户,通过对公账户的转账可以证明是公司和个人之间的转账往来。一旦哪天发生转账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转账了多少钱呢,详细情况是怎么样的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建议报警,了解对方的具体名称等信息,协商不成的,可以委托律师向法院起诉解决。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身份证过期去哪里换新的
身份证过期去哪里换新的
身份证过期去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换新的身份证。根据民法典规定,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更换,也可以在异地派出所更换。本人到居住地公安机关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点申请更换
电子商务法
人浏览
当事人若有转错钱给陌生人的情形,则对方这种收入属于不当得利,其应当将该笔款项返还给当事人。我国《民法典》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两张身份证如何注销其中一个
两张身份证如何注销其中一个
两张身份证注销其中一个的办法:当事人拥有双重身份证的,应前往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带上本人后办理的身份证办理注销手续。当事人应书面说明该身份证的形成原因。
电子商务法
人浏览
转错账追回钱的方法有哪些1、及时与对方沟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如果发现转账有误,事主应该及时联系对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么改身份证号码
怎么改身份证号码
不能更改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是终身不能变更的,这是中国公民证明自己身份事实的号码,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公民都只有一张身份证,也只有一个身份证号码。
电子商务法
人浏览
分包类别有哪些
分包类别有哪些
分包类别有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专业工程分包是指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根据总承包合同的约定或者经建设单位的允许,将承包工程中的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
电子商务法
人浏览
所有隐私信息都被法律保护吗
所有隐私信息都被法律保护吗
当事人的所有隐私信息都是被法律保护的,所有公民都享有隐私权,侵犯隐私权的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
电子商务法
人浏览
网络销售用第三方身份犯法吗
网络销售用第三方身份犯法吗
网络销售是用第三方身份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属于交易欺诈的范畴,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
电子商务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