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的能报销多少

更新时间:2024-02-11 11:24: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剖腹产的能报销多少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398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生孩子的费用报销流程是:产后3个月内收集所有材料上报用人单位,单位填写相关申请表格文件,所有票据按发票附处方明细粘贴在审批表后,前往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报销,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办理待遇结算。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2024-02-11 11:21:58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5626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生育保险报销的费用跟很多因素有关。因地域不同,所报销的标准会有所不同。另外,生育医疗费用是有上限的,大致在5千元左右,超出部分是需要自费的。具体情况可以咨询当地的社保局。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五条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2024-02-11 11:22:06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712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报销比例:以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一定的比例一次性支付。



  其中:1、顺产为270%。2、难产为320%。3、剖腹产为420%。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他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2024-02-11 11:24:0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医疗赔偿怎么计算。要求赔付另外50%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产妇医保如何报销
产妇医保如何报销
产妇医保报销如下:1、产妇住院时需先在医院医保办登记,登记时需携带“一证一卡”: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医疗保险卡。2、产妇
劳动法
人浏览
依照当地的医保政策确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腹腔镜医保报销比例是多少
腹腔镜医保报销比例是多少
腹腔镜医保报销比例如下:一、新农合报销比例: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二、城镇职工报销
劳动法
人浏览
报销的标准:(1)需要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生产,剖腹产报销有一定的起付线标准,一般2000元起步,2000到7000元的部分报销45%,7000元以上的部分报销6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孩子的费用报销流程是:产后3个月内收集所有材料上报用人单位,单位填写相关申请表格文件,所有票据按发票附处方明细粘贴在审批表后,前往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报销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法律分析:一般来说领取生育津贴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但是具体还要以当地政策为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六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依据贷款额等计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者在休产假期间被用人单位调岗的,应当与用人单位先进行协商,一般情况下不能够调岗,除非有特殊的情形,即使调岗了也不能够降低劳动者工资。如果公司私自调到别的岗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育津贴一直不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1、先向用人单位提出支付的要求,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2、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要求其主持调解;3、向劳动争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