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违反了计划生育,没有交罚款。我能入党吗?

更新时间:2024-01-05 15:22:10人浏览
问题描述:
有一次,我违反了计划生育,没有交罚款。现在政策变了。我能入党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825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法律分析:凡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不能发展入党。如果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在《条例》实施前,需要区别对待。计划外生育第二个子女,并已按当时的政策作了处理,经过长期考察,确实符合党员条件的,可以吸收入党;计划外生育第三个以上(第三个)子女的,一般不能吸收入党。法律依据:《关于党员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行为的党纪处分暂行规定》第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一)不符合生育条件,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计划生育证明生育子女的(二)违反规定多生育子女、重婚生育子女或者有配偶与他人生育子女的(三)违反规定进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
2024-01-05 15:21:58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6974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违反计生,只要有缴纳社会抚养费,取得当地计生办的计划生育证明,就可以申请入党。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作为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和共产党员更应该自觉执行。曾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并已接受处罚的人员申请入党,要经过党组织较长时间(从递交入党申请书之日算起,至少五年时间)的考验。经过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该同志确实对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一贯表现较好,具备党员条件的,经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批准,可以吸收其入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四十二条 按照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他人员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
2024-01-05 14:54:5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5722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违反计生,只要有缴纳社会抚养费,取得当地计生办的计划生育证明,就可以申请入党。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作为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和共产党员更应该自觉执行。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条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条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第三条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首先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违反党的原则的言行和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2024-01-05 15:22:1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行政处罚过可以入党吗
行政处罚过可以入党吗
行政处罚过可以入党,但是要根据行政处罚的原因和违法的具体情节来确定是否可以入党,并且需要接受党内的严格考验,需要本人入党态度端正、工作表现积极。
行政处罚知识
人浏览
您好,煜双律师团为您提供法律服务。违反计生,只要有缴纳社会抚养费,取得当地计生办的计划生育证明,就可以申请入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帮别人扣分罚款没交对自己有影响吗
帮别人扣分罚款没交对自己有影响吗
帮别人扣分罚款没交对自己有影响。代扣分是违法行为,代替实际机动车驾驶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和记分牟取经济利益的,对代扣人
其他
人浏览
未达到结婚年龄生育算违法吗,会罚款吗
未达到结婚年龄生育算违法吗,会罚款吗
未达到结婚年龄生育不算违法,但是未达到结婚年龄结婚的,不能去民政部办理结婚登记。未达到结婚年龄生育不会罚款,但是要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的确定由各地计划
法定结婚年龄
人浏览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如何办理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如何办理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是国家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的一项基本的奖励制度。奖励扶助的重点为:按照国家及我省有关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性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法律分析:凡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不能发展入党。如果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在《条例》实施前,需要区别对待。计划外生育第二个子女,并已按当时的政策作了处理,经过长期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交计划生育罚款能入党吗
未交计划生育罚款能入党吗
计划外生育,行政部门并已按当时的政策要求缴纳社会抚养费,没有缴纳的,是不能入党的。党组织必须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遵纪
其他
人浏览
法律分析:凡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不能发展入党。如果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在《条例》实施前,需要区别对待。计划外生育第二个子女,并已按当时的政策作了处理,经过长期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凡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不能发展入党。如果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在《条例》实施前,需要区别对待。计划外生育第二个子女,并已按当时的政策作了处理,经过长期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关于超生罚款不交会怎么样这个问题,首先如果不缴纳罚款,是无法得到准生证的,也就无法给孩子上户口,随后的孩子的入学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会受到影响的,而且,如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按党纪规定,可以进行处罚。具体处罚措施,不了解,无法解答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计划生育问题一般归属于各个地方的计划生育部门管辖,如果遇到超生罚款问题,可以咨询街道、乡镇的计生办或者相关的计划生育部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违反计划生育的人是可以入党的,只要符合入党其他条件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员工离职后,社保可以按照下列步骤来转到别的单位:先向原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开具参保的缴费凭证;然后由原单位转移员工的社保关系至新单位;再由新单位或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离婚时,夫妻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司法鉴定的申请流程为:1、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和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2、受理。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应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作出决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投诉劳动仲裁,可以通过如下部门:1、向上级劳动监察部门投诉;2、向当地的纪检监察部门投诉;3、通过信访渠道投诉;4、集体上访;5、向该劳动局上级机关申请复议;6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