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劳动合同,那份误工证明能否证明老板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吗?是否能让保险公司出份证明

更新时间:2019-03-30 16:59:50人浏览
问题描述:
因公司外派业务发生交通事故,公司出具一份误工证明作为向责任人理赔误工费的证据,现在公司不想承认公伤,没有签劳动合同,老板也没有帮员买社保,工资发现金,只帮员工买了一份团体意外险,底单也是老板拿着,那份误工证明能否证明老板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吗?还有那份团体意外保险是否能让保险公司出份证明,证明谁是真正投保人,给什么人买的?没有签劳动合同,那份误工证明能否证明老板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吗?是否能让保险公司出份证明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855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019-03-30 16:31:51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1931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工伤保险属于社会保险中的一种,而人身意外保险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因此工伤保险与人身意外保险实质上是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对于大多数用人单位而言,参加社会保险是法定的义务,而是否参加商业保险,则有各单位自行决定。
  我国《建筑法》还特别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因此对于这部分既缴纳了公司保险又缴纳人身意外保险的职工,这些职工在发生工伤后,除了按照《公司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相应的公司保险待遇外,还可以根据与商业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约定,享受相应的商业保险待遇。
2019-03-30 16:39:42
保险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188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根据劳社部发[2005]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
(一)、
(三)、
(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三、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符合第一条规定的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终止劳动关系,但对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劳动者,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订立。  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四、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引发争议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证人证言可以!
2019-03-30 16:47:4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1825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
(一)、
(三)、
(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2019-03-30 16:59:5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如何证明劳动关系?——张群与湖南天马服装公司案【问题提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发生工伤后如何举证证明真正的劳动关系?【案情】
事实劳动关系
人浏览
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建议补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单位能与三期女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吗
单位能与三期女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吗
一般情形下,单位不能与三期女员工解除劳动关系。但如果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有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被依
劳动法
人浏览
代理合同能证明劳动关系吗?
代理合同能证明劳动关系吗?
“这合同不算吗?合同还有假?”翁某拿着自己的代理合同,百思不得其解。近日,扬州市维扬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劳动争议,因“员工”无法证明自己与企业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劳动法动态
人浏览
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如何证明劳动关系?【问题提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发生工伤后如何举证证明真正的劳动关系?【案情详解】复议申请人:张群复议被申
劳动合同法案例
人浏览
工作证表示一个人在某单位工作的证件。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的。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凭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认定事实劳动关系
如何认定事实劳动关系
认定劳动关系主要依据是劳动合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
劳动法
人浏览
你好,工伤要向劳动局申报。工友的证明可以作证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鉴定是伤者到劳动局工伤科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然后劳动局随机指定劳动者到本市具备鉴定资质的医院做检查,然后劳动者回家等待通知领取工伤鉴定结论。一般从申请劳动能力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人身保险不适用代位追偿原则的原因是
人身保险不适用代位追偿原则的原因是
人身保险不适用代位追偿原则的原因为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或者身体,是无法确定其价值的。我国《保险法》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被
保险法
人浏览
买了一年的保险可以退吗
买了一年的保险可以退吗
当事人购买了一年的保险是可以退的,但仅限于长期的健康保险,且必须符合保险合同中规定的退保相关条款。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保险法
人浏览
车险骗保的法律后果严重。根据《刑法》规定,骗保行为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刑罚。具体处罚根据骗保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团体意外保险拒赔理由有哪些
团体意外保险拒赔理由有哪些
团体意外保险拒赔的理由有:故意伤害或杀害被保险人造成伤残或死亡的;被保险人犯罪或拒捕,自杀或故意自伤;被保险人殴斗、酒后或者吸食毒品造成伤残或死亡;酒后、吸毒、
保险法
人浏览
你好,可以咨询当地政府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保险人故意犯罪致残,且已交足四年保费的是否能得到赔偿
被保险人故意犯罪致残,且已交足四年保费的是否能得到赔偿
被保险人故意犯罪致残,且已交足四年保费的情况下也是不会获得赔偿的,因其属于保险人免责的情形。我国《保险法》规定,因被保险人故意犯罪或者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
保险法
人浏览
建议协商协商不好可以起诉的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过了户其保险是否有效
车辆过了户其保险是否有效
车辆过了户之后其保险是仍然有效的,但是保险同样需要进行过户才可以对过户后的车辆所有人生效的。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被保险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
保险法
人浏览
分为两种情况:1.单方事故时,直接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报案,保险公司会有查勘员过来查勘拍照。注:有购买商业险的车损险,才可以报销。如果只购买了交强险,是不能报销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商业险拒赔的情形是哪些
商业险拒赔的情形是哪些
商业险中保险公司可以拒赔的情形有:路过坑洼处车子受损;车身无辜被划;高温时节遇上爆胎;事故发生时未通知保险公司等。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保险人将禁止性
保险法
人浏览
你好,起诉谁谁找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