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职工要掏钱吗?,法律上如何认定

更新时间:2023-12-26 12:52: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股权激励职工要掏钱吗?,法律上如何认定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676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股权激励员工要掏钱。激励对象即员工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然后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七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2023-12-26 12:50:27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821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股权激励员工要掏钱。激励对象即员工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然后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等。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七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2023-12-26 12:50:34
公司企业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768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股权激励员工可能要掏钱。股权激股通常都是附带条件的激励,当员工满足激励条件时,便可成为公司的股东。公司可以无偿赠与股权给员工,也可以由员工自愿出资购买,具体要看公司的制度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二)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三)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五)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六)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
公司因前款第
(一)项、第
(二)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经股东大会决议;公司因前款第
(三)项、第
(五)项、第
(六)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授权,经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的董事会会议决议。
2023-12-26 12:52:0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股权激励要交多少税
股权激励要交多少税
股权是现在公司发展比较好的时候有的,股权激励也是现在对于员工的一种激励手段,但是在做股权激励的时候也是需要去缴纳税费的,但是对于税费是不清楚的,所以股权激励要交
股权收购
人浏览
股权激励员工可能要掏钱。股权激股通常都是附带条件的激励,当员工满足激励条件时,便可成为公司的股东。公司可以无偿赠与股权给员工,也可以由员工自愿出资购买,具体要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股权激励有哪些条件
股权激励有哪些条件
股权激励应满足如下的条件:应当明确激励对象(员工);激励内容为给予员工股东权益;企业配置要符合法律要求;在激励计划期限内
公司法
人浏览
股权激励的好处
股权激励的好处
大家想必都知道有些公司为了奖励员工会把公司的股份奖励给员工,激励制度让员工负能量少、积极性高、流失率低、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快速成熟好项目、拓展新项目、实现公司项
股权转让
人浏览
股权激励协议书
股权激励协议书
公司为了激励和留住人才,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股权激励就是其中一种办法,采用股权激励的办法一定要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具体的格式内容请看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股权
公司治理
人浏览
股权激励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股权激励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股权激励的一般方法包括:1、股票期权;2、期权;3、业绩股票;4、干股;5、限制性股票;6、虚拟股票;7、股票增值权;8
股权转让
人浏览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