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赡养协议才有效,法律上如何认定

更新时间:2023-12-10 14:52:04人浏览
问题描述:
怎样写赡养协议才有效,法律上如何认定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8567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写赡养协议才有效的方式: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订立协议,协议应写明赡养人和被赡养人的基本身份信息;赡养人应尽的赡养义务;赡养费等主要内容,且不违反法律规定,才有效。签订协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2023-12-10 14:50:26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844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写赡养协议才有效的方式: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订立协议,协议应写明赡养人和被赡养人的基本身份信息;赡养人应尽的赡养义务;赡养费等主要内容,且不违反法律规定,才有效。签订协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2023-12-10 14:50:31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165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有效赡养协议的是:
1、不得约定附条件履行赡养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
2、不得处分被赡养人的财产;
3、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的协议必须征得被赡养人的同意;
4、解除父子关系协议为无效协议、因解除收养关系而解除养父母关系的除外。法律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七条
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赡养人所在组织监督协议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2023-12-10 14:52:0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赡养协议的效力认定标准
赡养协议的效力认定标准
子女对于年老的父母有赡养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一些老人的子女比较多,因此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会产生一些矛盾和纠纷,为了避免这些纠纷,有些子女会互相协商对老人的赡
赡养
人浏览
写赡养协议才有效的方式: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订立协议,协议应写明赡养人和被赡养人的基本身份信息;赡养人应尽的赡养义务;赡养费等主要内容,且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写赡养协议才有效
怎样写赡养协议才有效
写赡养协议才有效的方式: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订立协议,协议应写明赡养人和被赡养人的基本身份信息;赡
婚姻家庭
人浏览
签订收养协议的条件
签订收养协议的条件
导读:本文介绍了签订收养协议的条件。按照我国《收养法》的相关规定,收养人、送养人都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够签订收养协议,签订协议为有效收养协议。
收养协议
人浏览
签订收养协议需注意哪些问题
签订收养协议需注意哪些问题
收养协议是指收养人与送养人之间达成的有关收养被收养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收养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根据《收养法》的规定,收养是确立拟制血亲关系的重
收养协议
人浏览
赡养协议书的书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是“赡养协议”,要在开头写明甲乙双方的姓名,身份证号;2、在协议中不得出现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冲突的内容;3、赡养协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子女抚养协议注意事项
子女抚养协议注意事项
签订子女抚养协议时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纠纷,那么子女抚养协议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子女抚养协议注意事项:1
婚姻家庭
人浏览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