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2-04 12:12: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墓地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7940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迁坟补偿标准是:砖砌或水泥结构的每穴补偿1000元,骨坛每个补偿120元,已下葬的墓地土坟每穴补偿5000元,大型、豪华的墓地另行协议补偿,具体根据当地政策与实际情况确定。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2023-12-04 12:10:25
征地拆迁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6565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迁坟补偿标准是:砖砌或水泥结构的每穴补偿1000元,骨坛每个补偿120元,已下葬的墓地土坟每穴补偿5000元,大型、豪华的墓地另行协议补偿,具体根据当地政策与实际情况确定。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2023-12-04 12:10:51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5109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法律分析: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执行。所谓的墓地拆迁,实际上是土地征收并因此拆迁坟墓。在我国,墓地拆迁不具有独立性,没有法律法规专门规定,坟墓是被作为土地征收中的地上附着物对待的,因此,在各地的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细项中都会有坟墓拆迁的补偿安置标准。
这就是说,坟墓拆迁的补偿标准由当地政府规定。当然有权规定这一标准的是县(市)政府,乡镇政府没有这个权力。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八条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2023-12-04 12:12: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坟地搬迁补偿标准
坟地搬迁补偿标准
如果国家为了发展建设,需要征用坟地的话,相关人员是应该配合的,坟地可以进行搬迁处理,因此就会产生搬迁的补偿费用问题,政府也是给与补偿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
征地补偿费
人浏览
征收坟地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
征收坟地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
征收坟地拆迁补偿标准是:1.已下葬的墓地土坟按照每穴补偿;2.砖砌或水泥结构的按照每穴补偿;3.骨坛按照每个补偿;4.大
征地补偿
人浏览
房屋拆迁赔偿标准计算方式
房屋拆迁赔偿标准计算方式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在征地拆迁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各种因为拆迁补偿等问题产生的纠纷问题也不断出现。那么房屋拆迁赔偿标准计算方式是怎样的?房屋拆
拆迁补偿标准
人浏览
拆迁补偿标准能否高一些
拆迁补偿标准能否高一些
明日上午,高明区沿江路以东(含玫瑰路以东)区域旧城改造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听证会将正式举行。昨日,已进入公示名单的赵镇雄等听证代表透露,将在听证会上就补偿标准等问题
拆迁补偿标准
人浏览
祖坟迁移如何补偿
祖坟迁移如何补偿
祖坟迁移补偿:砖砌或水泥结构的每穴补偿1000元;骨坛每个补偿120元;已下葬的墓地土坟每穴补偿5000元;大型、豪华的
房地产
人浏览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要看案件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