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员工想要离职,但公司不同意,该如何处理?

更新时间:2023-11-10 09:08: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如果员工想要离职,但公司不同意,该如何处理?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5369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一、公司不同意辞职怎么办
1、公司不同意辞职的解决办法具体如下:
(1)当事人可以提前向单位申请离职;
(2)当事人可以与单位协商;
(3)当事人可以去劳动局申诉。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合同到期可以直接离职吗
合同到期可以直接离职。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不愿续签劳动合同是可以直接走人的。
劳动合同到期,是自然终止劳动合同,不是解除劳动合同,只要合同中没有约定需要劳动者提前告知,劳动者就没有提前三十日通知用工单位的义务。只要办理离职手续即可。用人单位自己在劳动合同的管理上没有到位,用人单位自己有责任提前征询劳动者是否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不愿续签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安排工作交接。
2023-11-10 09:06:19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211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员工想要离职,如果采取的是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或者依法行使单方面的解除权等方法,不需要单位的同意,三十日到期后或者劳动者行使单方解除权后就能解约;但如果采取的是协商一致的解约方法,则必须要经单位的同意,劳动者可以询问单位不同意的理由再相应的进行更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2023-11-10 09:06:23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511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员工提出辞职,公司不同意,如果是因本人的辞职申请不符合要求造成的,则本人可以修改后再提出申请;如果本人的辞职申请符合要求的,则员工可以到时候依法完成本人的工作交接等手续,要求公司为本人办理离职手续,否则可以通过申请调解或者仲裁等方式来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2023-11-10 09:08:0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工厂员工离职不批准的办法
工厂员工离职不批准的办法
工厂员工的离职必须事先告知用人单位,不得私自离开工厂,这是对有关规定的漠视行为。那么,工厂员工离职不批准的办法?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
离职协议
人浏览
辞职领导不同意,劳动者去劳动局投诉有用。该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除:劳动者与劳动协商;向劳动局举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职工辞职单位不同意怎么办理
职工辞职单位不同意怎么办理
职工辞职单位不同意,职工不用管,达到法定期限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职工辞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转正后提前三十日
其他
人浏览
辞职公司不批怎么办,辞职不批合法吗
辞职公司不批怎么办,辞职不批合法吗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每个月每个行业都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员工离职现象,里面也不乏有些员工提交了离职申请但是用工单位不批准的情况,大家一般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比较无措
辞职
人浏览
员工不辞而别怎么办
员工不辞而别怎么办
员工不辞而别其实可以理解为在没有告知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就自己擅自离职了,单位对于员工不辞而别怎么办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用人单位遇到职工不辞而别时,
劳动法
人浏览
离职原因是什么,公司不同意的根据是什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辞职不批怎样强制离职
辞职不批怎样强制离职
劳动者只要尽到通知义务,无需用人单位同意即可离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
劳动法
人浏览
员工不辞而别违法吗
员工不辞而别违法吗
核心提示:我们都知道,正式员工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30个工作日书面告知,而试用期内的员工需提前3天。实践中常常会出现劳动者因为个人原因没有依上述规定,不辞而
劳动法
人浏览
一、公司不同意辞职怎么办1、公司不同意辞职的解决办法具体如下:(1)当事人可以提前向单位申请离职;(2)当事人可以与单位协商;(3)当事人可以去劳动局申诉。用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公司不同意辞职怎么办1、公司不同意辞职的解决办法具体如下:(1)当事人可以提前向单位申请离职;(2)当事人可以与单位协商;(3)当事人可以去劳动局申诉。用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提出辞职,公司不同意,如果是因本人的辞职申请不符合要求造成的,则本人可以修改后再提出申请;如果本人的辞职申请符合要求的,则员工可以到时候依法完成本人的工作交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如果老板不同意员工离职,员工可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后没有补助。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金,不是低保老人丧葬费补贴金,按规定没有。农村低保户被纳入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些扶贫政策
劳动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如果老板不同意员工离职,员工可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不可以再劳务分包。劳务分包是施工行业中的普遍做法,法律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但是禁止将承揽到的分包作业再分包给其他的公司,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分包行
劳动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如果老板不同意员工离职,员工可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职工如果有下列情形的,能从单位处取得经济补偿金:职工依法单方面与单位解约的;单位主动提议解约并与职工协商达成一致的;或者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被责令关闭而与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通常不需要资质。清包工是指业主自行购买所有材料寻找装修公司、装修队伍或者劳务公司、工程服务公司施工的工程承包方式。业主无需具备资质,装修公司、装修队伍
劳动法
人浏览
劳动者生病了不能上班,一般不可以马上辞职,而是需要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才能与其解约;劳动者如果在试用期的,则只要提前三日。或者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马上辞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的养老保险基数范围在3613元-26541元之间,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5360元到29732元之间,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4713元到2
劳动法
人浏览
一、公司解雇员工赔偿标准有哪些1、公司解雇员工赔偿标准如下:(1)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性职工的社保若到了退休年龄没有缴纳够10年的,可以在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一次性补缴的手续。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
劳动法
人浏览
你好,建议积极主张支付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的费用还是可以减免的,但是需要企业主动申请减免,有关部门是不会主动对其进行减免的。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劳动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