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在私立学校交学费了,只在教室待了3小时就没去,转校了?

更新时间:2023-10-31 18:34:04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的孩子在私立学校交学费了,只在教室待了3小时就没去,转校了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049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你好,根据合同约定处理
2023-10-31 18:31:45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946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建议通过沟通解决
2023-10-31 18:32:0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208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建议与学校沟通解决
2023-10-31 18:34:0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可以退,但前提条件是你必须办理退学手续。具体计算为年学费扣除已经学习时间学费(按月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学校扣着学籍不让转学如何做
学校扣着学籍不让转学如何做
学校扣着学籍不让转学的处理是:去教育局要求学校责令改正。学生要转学的,学校应按规定为学生转接学籍档案。学生转学由学生本人
行政管理
人浏览
根据您的描述,您的孩子是本学期转学到私立学校作为插班生,现在她想转回原学校。在这种情况下,您应该首先与原学校联系,了解是否可以接收她回到原来的班级。如果原学校同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孩子在幼儿园受伤私了一般多少钱合适
孩子在幼儿园受伤私了一般多少钱合适
孩子在幼儿园受伤私了一般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费用的多少,
损害赔偿
人浏览
退学学费不退违法。学生退学的,应该在扣除手续费等已发生的费用之后,将剩余学费退还给学生。如果学校不退学费的,当事人可以和学校协商,协商不了的,可以向教育部门投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学学费不退违法。学生退学的,应该在扣除手续费等已发生的费用之后,将剩余学费退还给学生。如果学校不退学费的,当事人可以和学校协商,协商不了的,可以向教育部门投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私立学校劝退学生的法律规定有哪些1、私立学校劝退学生的法律规定如下:(1)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或劝退。所以劝其退学的处分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私立学校学费退费标准是: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学费应按学年或学期收取,不得跨学年预收。所以学生缴纳学费后,如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应当退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可以委托律师通过诉讼帮你维权。你也可以直接向教育局举报。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私立学校不退学费犯法。如果学生缴纳学费后,因故退学或者是提前结束学业的,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退还剩余的学费。若学校拒绝退还学费的,当事人可以向教育部门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建议及时补办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具体事宜自行分析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要问公安户籍部门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