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喝多了拿了别人的表,但是酒醒后还给了别人,但是别人报警了算犯法吗

更新时间:2023-09-27 12:46: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朋友喝多了拿了别人的表,但是酒醒后还给了别人,但是别人报警了算犯法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307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与受害人协商处理
2023-09-27 12:43:4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1713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你好,建议积极赔偿
2023-09-27 12:44:13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3187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你好,建议积极与对方协商赔偿
2023-09-27 12:46:0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构成刑事处罚
构成刑事处罚
逮捕不属于刑事处罚,属于刑事强制措施。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已经对案件进行侦查并结束,为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
刑法
人浏览
您好,如果造成对方轻伤以上的,涉嫌犯罪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该如何确定是否构成犯罪
该如何确定是否构成犯罪
可以通过以下犯罪构成要件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罪的客体,是指犯罪行为侵犯的、中国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犯罪
刑事辩护
人浏览
刑法中的犯罪构成特征
刑法中的犯罪构成特征
核心内容:任何一个具体犯罪构成要件,都包含着许多要件。刑法所规定的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客观要件的总和为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这一概念表明犯罪构成有三个特征。以
刑法知识
人浏览
偷东西后又还回去,但对方报警的,盗窃者可以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同时可以请求对方的谅解,看能否协商处理。行为人认罪悔罪,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可以不起诉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犯罪构成的条件怎么认定
犯罪构成的条件怎么认定
犯罪构成的条件这样认定:1、犯罪主体,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2、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法律分析:喝醉酒了打人犯法。如果造成轻微伤,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如果经鉴定构成轻伤以上的伤害,涉嫌故意伤害罪,要负刑事责任。如果是寻性滋事则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朋友喝酒出了事故,当事人对损害事实的发生存在过错的,是需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存在过错的情形主要包括: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的;灌酒的;未尽到安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请问对方是否存在恶意劝酒(明知或是可能知道对方不能饮酒而劝对方饮酒的行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具体什么案由?有什么证据?请详细描述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以当地残联或民政局答复为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