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如何继承宅基地,最新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9-03 10:38: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子女如何继承宅基地,最新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6839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子女继承房产需要的手续:
1、到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销户籍,办理死亡证明;
2、到公证处(原外销商品房到市公证处)办理房产继承公证;
3、继承人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一十四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第二百一十六条
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
不动产登记簿由登记机构管理。
2023-09-03 10:36:00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367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宅基地继承的规定是:宅基地是农村家庭户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宅基地不属于被继承人遗留的合法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法律依据:《宪法》第十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2023-09-03 10:36:13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5113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土地确权后子女还能继承父母的宅基地,但是子女不能仅继承宅基地,对于宅基地的继承要遵循房地一体原则,只有在继承农村房屋的同时,子女作为继承人才可以继承宅基地,不过如果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将宅基地指定给他人继承的,子女就不能继承父母的宅基地。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2023-09-03 10:38:0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遗嘱怎么写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遗嘱怎么写
对于农村人来说,当出现死亡的情况时,宅基地的等财产也是需要去进行想要的分割的,那么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遗嘱怎么写?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
宅基地使用权
人浏览
父母去世房产继承一般是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分割遗产时一般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宅基地子女如何继承
宅基地子女如何继承
宅基地子女不能继承,因为《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了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不属于个人所有,而可以继承的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法律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法律
我们知道,作为子女针对父母留下的财产是有合法的继承权的,当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继承手续,那么你知道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法律是什么?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
宅基地使用权
人浏览
宅基地继承和户口有关系吗
宅基地继承和户口有关系吗
在农村一般都是有自家宅基地的,很多的农民朋友们会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造房屋,而对于宅基地是否能够继承的问题,是很多朋友们不太了解的问题。那么宅基地继承和户口有关系
宅基地
人浏览
法律分析:现行法律规定是:1、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进行继承。2、不只是农村户籍的子女可以继承;具有城镇户籍的子女也可以继承父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3、宅基地使用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农户口可以继承宅基地吗
非农户口可以继承宅基地吗
非农户是不能继承农村宅基地的,因为如果允许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外的人继承,可能会损害其他村民的利益,有违该权利的设计初衷,
继承
次播放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