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学习不好,被私立学校开除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3-07-10 08:11:47人浏览
问题描述:
如果孩子学习不好,被私立学校开除怎么办?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704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法律分析:果学生严重违反学校的校规校纪,比如学生违法犯罪的,严重影响学校秩序的等等,需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执行,学校开除学生需要提供相关的依据和证明予以证明。如果学校非法开除学生,学生可以到当地的教育部门进行投诉,必要时可以到学校所在地的人民提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2023-07-10 08:09:04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521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学生严重违反学校的校规校纪,比如学生违法犯罪的,严重影响学校秩序的等等,需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执行,学校开除学生需要提供相关的依据和证明予以证明。如果学校非法开除学生,学生可以到当地的教育部门进行投诉,必要时可以到学校所在地的人民提讼。
老师肯定没权利直接开除你,向学校反映你,前提是你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外,被开除是要上报教育局备案,校务处会根据老师上报的内容再加判断做出合理的抉择,希望你能好好努力争取留下
勒令退学、开除学籍是对在政治、道德品质和组织纪律方面犯有严重错误或触犯刑律的学生给予的最严厉的处分。
根据法律依据:《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小学管理规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于14岁以下的中学生不适用,对于14岁以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学生可送工读学校;严重犯罪者交公安部门处理,自然失去学籍;对高中生而言,有可能运用这两种处分。
对大学生作出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需由学校审批,报省级主管高教部门备案。
根据《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小学管理规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于14岁以下的中学生不适用,对于14岁以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学生可送工读学校;严重犯罪者交公安部门处理,自然失去学籍;对高中生而言,有可能运用这两种处分。
对大学生作出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需由学校审批,报省级主管高教部门备案。
如果已经年满15周岁,可以学个职业技能,也好以后就业(大数据,游戏开发,人工智能,全栈开发,移动通讯,物联网,UI设计,动效设计等)也是一个好的出路。
无论在哪里学习上课都是要遵纪守法的,祝你能早日摆脱困境。
2023-07-10 08:09:22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5987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学校如果是依法按程序处理,不存在过错与不当,没有理由起诉学校,对于刑事犯罪学生学校有权开险其学籍。对学校处理不服的或者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学校处理或者处分决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一般情况下,学校是无权开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只有特殊情况下,学校可以在不违法和不违规的情况下开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为对于严重违纪屡教不改的祸害学生,最好的办法是送工读学校矫治。
法律依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有明确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规定很明显,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学校无权开除。
当然劝退等变相形式的开除,也是违法的。特殊情况:那么什么情况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校可以开除呢?只有一种情况,学生因违法犯罪被法院宣判后,这种情况下,学校可以开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理论上还无权注销其学籍;并且当学生服刑期满后,要求回校继续学习的,学校还必须积极配合。
下面就学校开除未成年学生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只要符合法律和国家规定,即达到刑事处罚、收容教养或者劳动教养的条件,学校就可以开除未成年学生。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学校不得取消其学籍;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后,对于被判处监禁刑罚,正处于在羁押场所接受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等刑罚处罚期间,学校可以开除并取消其学籍;对于被判处非监禁刑罚不在羁押场所服刑的未成年人,也可以考虑保留其学籍,使其继续接受教育;对于要求复学的,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当为其办理复学手续,依法接纳其复学,不得将他们拒之门外。
2023-07-10 08:11:4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被学校开除怎么办
被学校开除怎么办
学校是让学生去学习的,但有一些人讨厌学习厌倦了学习。整天在学校里无所事事或者打架斗殴、辱骂老师同学等等,当他多次被学校领导批评处分,但他仍旧不改正最终导致被学校
劳动法动态
人浏览
如果学生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是不会被开除的,但如果已经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根据学生学校的规定进行确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因兼职被开除公司的做法合法吗
因兼职被开除公司的做法合法吗
因兼职拒不改正被开除公司的做法合法。公司明确禁止兼职的、公司虽未明确规定不得兼职但劳动者的兼职行为已影响本职工作的,公司
劳动法
人浏览
2021辞退怀孕员工补偿标准
2021辞退怀孕员工补偿标准
二胎政策出台之后很多家庭都想迎来一个新生命,但是又考虑到自己在上班一旦怀孕很容易被公司辞退,那么2018辞退怀孕员工补偿标准是怎样的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讲解20
劳动法
人浏览
会被开除。有编制的教师严重违反学校的纪律或者国家的法律则会被解聘。 有编制的教师被解聘,如果不服的,可以向学校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工作调动,调动到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公司开除用赔偿吗
被公司开除用赔偿吗
被公司开除是需要赔偿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法
人浏览
学生严重违反学校的校规校纪,比如学生违法犯罪的,严重影响学校秩序的等等,需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执行,学校开除学生需要提供相关的依据和证明予以证明。如果学校非法开除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学校是可以开除学生的。法律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享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学生在学校存在严重违纪行为的,学校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进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学校是可以开除学生的。法律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享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学生在学校存在严重违纪行为的,学校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进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般会被学校开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者,学校可酌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法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可以投诉或者起诉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您好,隐私被侵犯时,可运用法律手段起诉维权,关键是要收集好相关证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自己管辖的法院可以起诉立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起诉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你这边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交通违章一般要在违章所在地处理,去车管所进行确认领取确认书,然后去制定银行交上罚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1、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孩子的户口可以在当事人办理夫妻投靠的前提下,随迁至父亲的户口所在地落户。2、户口本改名字需要征得双方监护人及孩子户口所在地的村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