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前女友分手了,我在前女友不知情的情况下从她微信里转出了7000块钱到我微信上这个违法吗?

更新时间:2023-06-21 12:26:10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我和前女友分手了,我在前女友不知情的情况下从她微信里转出了7000块钱到我微信上,她之前我之前转给她了两万多块钱给她要她都不给,这次是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转的,这个违法吗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979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男女谈朋友期间给女友转钱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是赠与给女方的,那财物交付或者登记过后赠与行为就完成的,一般不能反悔。如果只是口头说赠与,但是没有实际交付,那可以撤销赠与。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2023-06-21 12:26:1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在不知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属于逃逸吗
在不知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属于逃逸吗
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很多人都会比较的慌乱,容易做出一些不正确的行为。有的人明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就跑了,有的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开现场了。那么在交通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人浏览
建议联系游戏商家,先协商处理下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男女谈朋友期间给女友转钱是受法律保护吗?
男女谈朋友期间给女友转钱是受法律保护吗?
男女谈朋友期间给女友转钱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男女谈朋友期间给女友转钱在法律中没有这个财产保护,恋爱的时候都是双方自愿的,如
婚姻家庭
人浏览
你好,如果情况严重,可以报警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剐蹭后不知情算逃逸吗
剐蹭后不知情算逃逸吗
剐蹭后不知情不算逃逸。1、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2、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
交通事故
人浏览
您好,可以起诉解决。要求道歉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诈骗谁了?诈骗的证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方真的是第三者吗,不是话最好删除评论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的区别:户口本不分户,子女无法享受补贴,不需要缴纳费用。户口本分户后,家庭的土地会重新进行划分,子女无法继承父母的土地;父母子女有两个宅基地,
民法
人浏览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承担刑事责任,刑事的责任年龄是16周岁。民事方面,自己有工作收入的,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民事责任;尚在学习的,属于限制民事
民法
人浏览
建议协商解决,尽快归还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儿子欠钱坐牢父母不用承担2.通常这种情况儿子已经是符合法律上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都是需要自己单独享有并且承担的,这时候他个人所负的债务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强制迁出户口的情况:离婚后房子已经明确的判属归于其中的一方,另外一方就是不迁出户口,可以强制迁出。房子因为买卖或者是继承发生了产权上面的变化,现在产权的拥有者可
民法
人浏览
他人欠钱不还后找不到人的,债权人可以准备起诉状和相应的证据材料,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债权债务关系简单,支付令能够送达欠款人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沈抚新区派出所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
民法
人浏览
你好,根据生效判决履行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不能用。户口被注销后,原身份证均已失去法律效力。不管什么原因导致户口被注销,按规定身份证均应由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将身份证收回。
民法
人浏览
请详细说明孩子、财产的情况。父母对于非婚生子女也负有法定抚养义务,故即便双方未领证,非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也应该支付抚养费。如对方拒不支付,可以起诉至法院要求对方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查户口所在地的办法:查询自己户口可以到现居住地派出所查询,携带上身份证到户籍科查询,公民身份信息属保密范围,互联网上个人无法查询。个人户口本和身份证上有相关记录
民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