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村不能领养吗

更新时间:2023-06-19 02:06:29人浏览
问题描述:
儿童村不能领养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091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需要去民政局办理
2023-06-19 01:57:44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208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领养小孩需要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领养登记,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只能收养一名的限制。
法律依据:领养小孩需要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领养登记,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只能收养一名的限制。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条  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2023-06-19 01:58:09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0488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寄养不能拥有合法监护权,孩子的监护权仍归民政部门。法律规定,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符合条件的家庭中养育的照料模式。寄养儿童在寄养期间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不改变与民政部门的监护关系。
法律依据:《家庭寄养管理办法》第七条
未满十八周岁、监护权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被寄养。
需要长期依靠医疗康复、特殊教育等专业技术照料的重度残疾儿童,不宜安排家庭寄养。

第十八条寄养儿童在寄养期间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不改变与民政部门的监护关系。
2023-06-19 02:06:2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哪些情形不受收养条件的限制
哪些情形不受收养条件的限制
大家在办理收养程序的时候,我们肯定是需要事先对相关的收养规定进行了解的。那么,哪些情形不受收养条件的限制?收养的孩子有年龄限制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
收养
人浏览
你好,正常办理领养手续即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孩子能否收养孤儿院的小孩
没孩子能否收养孤儿院的小孩
没孩子能收养孤儿院的小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收养人要具备相关条件:收养人无子女;有能力抚养被收养人;收养人不患有医学上不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根据你所陈述的,符合送养收养条件的,可以收养未成年人。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无能力抚养小孩送人养犯法吗
无能力抚养小孩送人养犯法吗
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当事人在无能力抚养小孩时,将小孩送养的行为是否属于犯法行为,如果其送养人是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分家析产程序流程是什么
分家析产程序流程是什么
分家析产程序流程先写分家协议书,再去居委会或村委核实,然后对房屋进行测量,最后房产部门受理。分家析产就类似与分割财产,它不同于继承,同时分家析产是需要缴纳个税的
收养法
人浏览
哪些情况能解除养父母子女关系协议
哪些情况能解除养父母子女关系协议
能解除养父母子女关系协议的情形是收养人和送养人协议解除;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或者成年养子女和养父母协议解除。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
收养法
人浏览
领养亲侄子的条件有:1、无子女;2、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3、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4、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十周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俩有三个孩子离婚怎么分配抚养权
夫妻俩有三个孩子离婚怎么分配抚养权
夫妻俩有三个孩子离婚分配抚养权的原则为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年满8周岁的子女,遵循孩
收养法
人浏览
抚养与赡养有哪些区别
抚养与赡养有哪些区别
抚养与赡养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性质不同、支付的费用不同、履行的义务不同等。离婚后协议变更抚养权应去法院,或者是携带相关材料到公证处部门进行公证公证。
收养法
人浏览
去法院起诉索要抚养费要钱吗
去法院起诉索要抚养费要钱吗
去法院起诉索要抚养费需要起诉费。一般请求支付抚养费的案件起诉费是300元,首先会由原告承担,待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由败诉者承担,如果判决后双方都有责任的就按照双方
收养法
人浏览
老人赡养费儿女们如何分配比例
老人赡养费儿女们如何分配比例
子女对老人赡养费的分配比例应当由子女协商,共同承担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能以父母对其年幼时的关心、疼爱程度或者结婚时资助的多少作为砝码来衡量赡养扶助义务的多少。
收养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