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刑10个月,缓刑两年,还用坐牢吗?

更新时间:2023-06-10 17:06:14人浏览
问题描述:
判刑10个月,缓刑两年,还用坐牢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410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法律分析:缓刑两年是否需要坐牢这需要分情形讨论:
1、对于被宣告适用缓刑刑罚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两年没有犯新罪或者漏罪的,考验期满后,公开宣告其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
2、但是如果在两年的缓刑考验期内,犯罪触犯新的犯罪或者以前有罪名被漏判的,应当撤销缓刑,重新作出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2023-06-10 17:04:01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975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2年,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没有犯新罪或者漏罪未判决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就不需要坐牢。
《刑法》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2023-06-10 17:04:1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258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两年至三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缓刑不会坐牢,缓刑即是刑罚的暂时不用执行,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故意犯罪或者发现之前有漏罪的,缓刑期满后,原来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2023-06-10 17:06:1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普通缓刑适用条件
普通缓刑适用条件
对象条件:原判刑期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投的罪犯,这表明缓刑适用的对象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管制犯本身就是放在社会上执行,是限制自由而非剥夺自由,故管制犯不
职务犯罪
人浏览
法律分析:缓刑期间一般不需要回法院的。对被判处宣告缓刑的,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判了缓刑之后,法院会出具执行通知,携执行通知到司法局去报道,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按照刑法规定缓刑怎么适用
按照刑法规定缓刑怎么适用
按照刑法规定缓刑的适用:对于符合以下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
刑事辩护
人浏览
适用缓刑情形
适用缓刑情形
犯罪后如果得到缓刑的机会,相当于是从轻处罚了,犯罪嫌疑人不用坐牢,有更好的机会改过自新。但缓刑是有相适用的情形,只有符合相关的情形才能够得到缓刑处理。那么适用缓
刑事辩护
人浏览
缓刑适用对象
缓刑适用对象
犯罪分子被判刑之后,其亲属可能就希望他可以被宣告缓刑。那么,缓刑适用对象有哪些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
案件执行
人浏览
法律分析:被判酒驾缓刑的意思是:酒驾拘役两个月,缓刑三个月是对酒驾行为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拘役处罚,缓刑三个月是三个月缓刑期内只要没有违反法律或其他规定的情况,在缓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缓刑期间犯法怎么办
缓刑期间犯法怎么办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员,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并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缓刑罪名所判的刑罚和在缓刑考验期限
刑事辩护
次播放
缓刑考验期满后不一定还要坐牢,如果犯罪分子遵守以下法律规定则不需再坐牢: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1)遵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判处缓刑不需要坐牢。因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间,应在居住社区内依法接受社区矫正,这意味着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是在监狱或其他场所执行刑罚,因此被判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关于缓刑一年是不是就是坐牢的问题:缓刑就是将应当执行的有期徒刑暂缓执行。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来说,在规定的缓刑期期间没有对社会造成新的危害的,缓刑期间过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缓刑一年后不要坐牢。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严重违反其他法律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缓刑一年后不要坐牢。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严重违反其他法律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正常情况下判决生效后不用坐牢,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故意犯罪,要重新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满16岁一般不能单独入住酒店。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需由成年人陪同入住。发现无法完成酒店入住或权益受损时,建议及时联系家长或律师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1、连续担任村干部7—10年(包括10年),办理退休手续的,从批准的下月起领取退休金,其标准为每工作一年领取1个月的支部书记工龄工资(按本村支部书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补考费收取标准因地区和学校而异,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建议查询学校规定或咨询学校相关部门。若费用明显高于同类学校或存在其他不合理情况,可寻求法律途径维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独生子女费是我国实施的一种补贴政策,但是只有办理了独生子女证的家庭才能依法进行享受。新的规定延长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发放年限并提高了标准,将发放年限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双女户申请条件:(1)父母必须达到六十周岁;(2)姐妹出生时间必须达到规定的间隔;(3)必须经过计划生育办公室审批合法出生的子女。法律依据:《国务院办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卡片欠款导致低保卡冻结,需还清欠款后向法院申请解冻。从法律角度看,欠款未还银行有权申请冻结,还清后需法院裁定解冻。若长期未解决或影响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律师协助。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如果要开除员工可能要支付赔偿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首先应收集有力证据,通过业主委员会向物业管理部门郑重通报;2、若物业管理部门置之不理或无作为,可向当地住建委申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