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qq上遇到了网络诈骗,我把身份证正反面,银行卡号码,预留电话和验证码都发过去了,但里面没有钱。

更新时间:2023-05-27 14:32:17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在qq上遇到了网络诈骗,我把身份证正反面,银行卡号码,预留电话和验证码都发过去了,但里面没有钱。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619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你好,建议谨慎处理自己的身份信息
2023-05-27 14:32:1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网上诈骗立案
网上诈骗立案
网上诈骗尽管诈骗的手段和形式与通常的诈骗不一样,但是仍然依照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立案的标准来。随着网上支付方式的推行,网上诈骗现象也逐渐增多,人们的财产损失越来越大
刑法
人浏览
行为人通过手机银行转账实施诈骗的,有可能可以追回钱。当事人遭遇诈骗后,应当立即报警,提供证据帮助警方侦破案件。诈骗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对于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刑法规定网络诈骗的最低受案标准是多少
刑法规定网络诈骗的最低受案标准是多少
网络诈骗的最低受案标准是3000元。网络诈骗,数额较大的,才会构成诈骗罪。根据法律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
电子商务
人浏览
什么是网络信用卡诈骗犯罪
什么是网络信用卡诈骗犯罪
核心内容:网络信用卡诈骗犯罪是一类新型的犯罪,法律尚未针对此类犯罪明确的规定,但是此类犯罪的发生和普及已经引起社会越来越大的关注。它新颖的犯罪形式与传统的诈骗犯
网络犯罪
人浏览
求职者应向用人单位披露用人单位知情权范围内的信息,且应当如实告知,否则可能构成重大误解,甚至构成欺诈。一旦构成欺诈,劳动者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与职位无直接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络诈骗20算犯法吗
网络诈骗20算犯法吗
对于网络诈骗20元,不是犯罪,因为没有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但网络诈骗20万元的,构成诈骗罪,而且属于诈骗数额巨大的情形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您好诈骗案,报警并拨打96110反诈中心电话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上被被骗,应当立即报警保留收集好相关诈骗证据,例如聊天记录,汇款凭证、诈骗人联系方式,立案受理并且案子被侦破,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财产保全费用的计算方式是: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者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
全部9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一、银行卡被异地刑侦冻结了怎么处理1、银行卡被异地刑侦冻结后处理方式如下:(1)等待自动解冻。公安机关冻结存款、汇款等财产的期限为六个月,逾期不办理继续冻结手续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一般符合以下条件就可以跑滴滴:1.7座及以下乘用车;2.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3.车辆技术性能符合运营安全相关标准要求。但是城市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