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和违约金是否可以同时主张

更新时间:2022-11-29 22:50:39人浏览
问题描述:
利息和违约金是否可以同时主张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068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违约金和利息一般不能同时主张。违约金是当事人约定的对违约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而利息也是一种弥补当事人的损失,给当事人带来收益的一种约定。二者一般不能同时主张。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四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
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2022-11-29 22:46:2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9242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违约金与利息能同时主张。当事人可以约定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但不得低于或者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2022-11-29 22:48:11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2023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利息和违约金能同时主张的。但是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利息和违约金两项相加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第六百七十四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第三十条
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是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22-11-29 22:50:3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需要根据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来确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起诉解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来解决问题: 沟通协商:首先,尝试与雇主或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沟通,说明你在招聘过程中被告知的是小时工待遇,而不是正式工。请求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同无效后应依法处理。具体操作为:1.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2.若无法返还,则折价补偿;3.根据过错情况,各自承担相应责任,过错方需赔偿对方损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买方逾期付款须担责。如合同有约定,按约定支付违约金;无约定,则承担损失赔偿。操作时应保留相关证据,及时与对方协商或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您在出售车辆时没有仔细阅读合同就签了字,现在感到担忧或发现了一些问题,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应对这一情况: 重新审视合同:首先,获取一份合同的副本,并仔细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这个需要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全部8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建议您尝试与老师进行深入沟通,了解老师不同意您退出的具体原因。同时,您也应该明确自己想要退出的理由,是否是因为学习压力、个人健康或其他重要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