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个身份证。都是合法的。现在安徽的户口户主不在了。怎么才能证明这两个户口是一个人。

更新时间:2019-01-06 17:25: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有两个身份证。都是合法的。从小过继到亲戚家。安徽的。办了户口。河南也有户口。上学什么的都是用的安徽的户口。现在安徽的户口户主不在了。信息也注销了。怎么才能证明这两个户口是一个人。姓名一样。出生日期不同,身份证号不同。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446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劳动法》
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八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19-01-06 16:56:54
民事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356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出生医学证明》是依据《母婴保健法》规定,由依法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新生儿法定医学证明,是世界各国通用的人口原始记录凭证。其法律效力是证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生人口出生时的健康及自然状况;证明出生人口的血亲关系;作为新生儿获得国籍的医学依据;作为户籍登记机关进行出生人口登记的医学依据;作为新生儿依法获得母婴保健服务的凭证;为其它必须以出生医学证明为有效证明的事项提供依据。
  《出生医学证明》由新生儿出生所在的医疗保健机构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后签发;家庭接生的新生儿,由接生地所在的乡镇卫生院加盖出生医学专用章后签发。  新生儿父母或监护人凭《出生医学证明》向户籍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户籍登记机关保存《出生医学证明》副页作为户籍登记的原始凭证,出生医学证明正本交新生儿父母或监护人保存。
医学证明副页必须由户籍登记机关拆切,私自拆切视证明无效。  在常驻地以外跨省异地出生的新生儿,可持出生地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在常驻地申报户籍登记;不得以外地《出生医学证明》换取当地《出生医学证明》的方式重复收费与发证。
  在台、港、澳或境外出生的新生儿可以凭出生地签署的出生医学证明文件到境内常驻地妇幼保健机构确认登记后,办理户籍登记。  《出生医学证明》登记自2003年起,增设为三联。
接生单位、户籍登记机关、新生儿父母。  《出生医学证明》因遗失、被窃等丢失原始证明要求补发的,取得原签发单位有关出生医学记录证明材料后,向所在地县(区)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补发。
县(区)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申请后,经审核,情况属实给予补发。补发的办法是:未报户口前遗失《出生医学证明》者,补发《出生医学证明》正副页;已办理户籍手续后遗失者,只补发《出生医学证明》正页。
补发《出生医学证明》只适用于1996年1月1日后出生的婴儿。1996年1月1日前出生的婴儿,由原签发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后,到户口所在地公证处公证,取得出生公证书。
  《出生医学证明》或《出生公证书》是办理出国手续的必备材料。
2019-01-06 17:03:5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848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身份证过期,派出所不会注销当事人户口。当事人需要抓紧时间补办身份证,以免耽误自己使用。  《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条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应当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交验居民户口簿。
  第十一条国家决定换发新一代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公民姓名变更或者证件严重损坏不能辨认的,公民应当换领新证;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出现错误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更正,换发新证;领取新证时,必须交回原证。
居民身份证丢失的,应当申请补领。  未满十六周岁公民的居民身份证有前款情形的,可以申请换领、换发或者补领新证。  公民办理常住户口迁移手续时,公安机关应当在居民身份证的机读项目中记载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变动的情况,并告知本人。
  第十二条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办理。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之日起六十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交通不便的地区,办理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公民在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期间,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的,可以申请领取临时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办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2019-01-06 17:25:05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6319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户口与孩子上学有很大的挂钩,如果户口非本地的比本地户口的小孩上学要难些,所需的材料更多。
外来户籍外来人口适龄儿童申请就读小学所需材料: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原户籍地户口本、身份证。
  
(2)本地公安部门办理的满1年或1年以上的有效居住证件。
  
(3)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居(租)住证明,包括房产证(房卡)、购房合同及付款凭证、住房租赁合同等材料。
  
(4)父母务工证明或其他合法经营(营业执照)的相关工作证明。务工证明以父母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有1年或1年以上的社会保险缴费记录为准,社会保险项目以市人保部门公布的为准;从事家政服务、自谋职业等不适用保险暂行办法的其他人员,需提供工作单位和居住地所在乡镇、街道社区开具的从事1年或1年以上的就业证明。
  
(5)孩子出生证、预防接种证、符合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政策的有关证明。
2019-01-06 17:08:2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户籍证明怎么开
户籍证明怎么开
由于历史原因,在我国有很多人的户口是属于集体户口。那么当他们用到自己的户籍资料时,就需要去办理一个户籍证明。那么户籍证明怎么开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
婚姻法规
人浏览
两个司法解释并不存在冲突,《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7条第1款只是把“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符合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个人能补办结婚证吗
一个人能补办结婚证吗
一个人能补办结婚证。当事人一方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户籍证明怎么开
户籍证明怎么开
如果自己户口簿、身份证遗失之后,我们办理各种事情都会遇到麻烦。集体户的居民可以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户籍证明,记得要带上户口簿。而户籍证明应该怎么开,下文将为您
就业管理
人浏览
两个人都在外地怎么离婚
两个人都在外地怎么离婚
两个人都在外地怎么离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
离婚登记
人浏览
合法婚姻相对于不合法的婚姻的合法权益:合法的好处与保护具体体现在,财产上,民事上等,咱举几个例子,没结婚证,夫妻开个公司,与有证夫妻开个公司,如果分手分配上大不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无户口本怎么办结婚证
无户口本怎么办结婚证
没有户口本一般是不能办理结婚登记的,需要去户籍登记部门重新补办户口本之后才能去办理结婚证。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注销”,即去掉,撤消,消除、销毁。“注销户口”,是指将原登记在册的户口消除、撤消。按照户政管理规定,一般情况下,户口一经登记,不会轻易注销。只有在下列情况下,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身份证过期,派出所不会注销当事人户口。当事人需要抓紧时间补办身份证,以免耽误自己使用。《居民身份证法》第十条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应当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到 派出所 咨询 办理。。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北京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北京离婚财产的分配:北京夫妻双方离婚,财产分割可以由双方共同商议。双方协商不成,可以进行起诉,法院会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分割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一般会平均分配。
婚姻家庭
人浏览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吗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吗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夫妻一方服刑期间,另一方可以提起诉讼离婚;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没有继续维持的可能,经法院调解,坚持离婚,法院按照相关法律,应判决准予离婚。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吗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吗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按照法律规定,离婚时财产分割,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不愿协商或协商未果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照法律规定以及当事人双方的情况,依法
婚姻家庭
人浏览
领结婚证需要人事档案吗
领结婚证需要人事档案吗
领结婚证不需要人事档案。领取结婚证需要的证件是本人和对方无禁止结婚的血缘关系的声明;男女各自的身份证、户口簿;本人无配偶的签字声明以及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吗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吗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到处宣传他人出轨是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对于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出轨的,对他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自然构成侵权。直接影响个人名誉。受害人可以要求对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会显示离婚吗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会显示离婚吗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不会显示离婚。人民法院没有义务主动通知民政部门,双方是否被判决离婚。更改民政局的婚姻状况,双方当事人需要携带有关证件,前往当地街道办事处或者公安
婚姻家庭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