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电话不断给我发短信,辱骂,诽谤,人身攻击不断?我打电话过去又不接?我一个怎样维权???

更新时间:2018-12-17 08:41:17人浏览
问题描述:
有个电话不断给我发短信,辱骂,诽谤,人身攻击不断?我打电话过去又不接?我一个怎样维权???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8324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一,对方发短信辱骂当事人的,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可以以此来起诉对方。  二,相关的规定:  1,我国《宪法》: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我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3,我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零一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4,《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140.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2018-12-17 08:16:31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4274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你好,如果是故意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已构成诽谤罪。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2018-12-17 08:21:50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674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诽谤维权步骤:
1、对于侮辱、诽谤行为严重的,构成犯罪的,受害人应主动到人民法院去起诉,要求人民法院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受害人还可以在提起刑事诉讼的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自己因名誉受到损害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2、如果侮辱、诽谤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可以要求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
3、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2018-12-17 08:31:51
刑事案件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253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事实,公然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事实”,就是无中生有,凭空制造虚假的事实。诽谤除捏造事实外还要将该捏造的事实进行散播,散播包括使用口头方法和书面方法。
捏造事实的行为与散播行为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本罪。如果只是捏造事实与个别亲友私下议论,没有散播的,或者散播的是客观事实而不是捏造的虚假事实的,都不构成本罪。本罪是故意犯罪,诽谤行为针对的也必须是特定的人。
2018-12-17 08:41:1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发送恐吓信息算恐吓罪吗?
发送恐吓信息算恐吓罪吗?
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看,人民大众对生活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对社会服务的质量保障也日趋提升。对于社会福利,我国更是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放眼社会,发送恐吓信息的现象已经不
恐吓罪
人浏览
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发朋友圈诋毁他人立案标准
发朋友圈诋毁他人立案标准
发朋友圈诋毁他人的行为涉嫌诽谤罪,其立案标准如下:1、被侵权人确有名誉被损伤的事实;2、侵权人发朋友圈诋毁他人的行为违法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一天288个电话骚扰 谁的恶作剧?
一天288个电话骚扰 谁的恶作剧?
数百个骚扰电话源源不断,甚至深夜,骚扰电话也是相伴到黎明,自7月14日以来,乐山的一位卓先生就被同一个电话号码骚扰得苦不堪言。仅7月19日一天,他就接了该电话2
治安处罚动态
人浏览
短信乱码“淫秽侮辱”? 收信者状告中国移动被驳
短信乱码“淫秽侮辱”? 收信者状告中国移动被驳
打开手机短信时,一串莫名其妙的乱码显示出来,原本没有任何意义的乱码,在肖敏(化名)看来却有淫秽、辱骂的含义。为此,她一纸诉状将该手机短信的发送者中国移动通信公司
民法动态
人浏览
属于电话骚扰侵权行为,可以起诉。要求停止损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同时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收集到相关证据后,即可向法院提起诉;公民的健康权受法律保护,当公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辱骂国家什么罪
辱骂国家什么罪
辱骂国家常见的情况是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拈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此时如果情节轻微的,会被处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中国还没有明确的制止电话、短信骚扰的法律法规,但是,被骚扰者可以依据《民法通则》的相关法律追究骚扰者的民事责任。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电话骚扰对他人的人格权造成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如果是故意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已构成诽谤罪。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频繁的发短信和打电话不会构成骚扰罪,但是严重者会被处罚。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五款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若没有造成较严重后果,应属于道德范畴。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可以委托家人代办。委托家人代办存在限制条件,各省市规定不一样,可以咨询当地公安机关。已申领过二代证及指纹信息录入的,在外期间居民身份证丢失
刑法
人浏览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当事人在网络上赌博,数额较大的行为属于赌博罪,其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刑法
人浏览
被告要明确。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具体什么情况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造谣诽谤罪,只有诽谤罪。构成诽谤罪是不会被罚款的,而是应当承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责任。
刑法
人浏览
校车超载涉危险驾驶罪。处理时,若超载严重且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若超载较轻,可能面临行政处罚。需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确保学生安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有赔偿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法律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刑法
人浏览
袭警致死通常涉嫌故意杀人罪,处理方式包括依法起诉、审判并量刑。选择处理方式时需综合考虑案件事实、证据充分性、法律适用等因素,确保公正与合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不可以要求赔偿。法律规定,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的可以
刑法
人浏览
可以直接报警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不超过三十七天,前提是电动车属于机动车。此时行为人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依法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如果经过鉴定电动车是非机动车的,一般会进行罚款处罚,
刑法
人浏览
具体什么情况可以描述一下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满14周岁偷父母钱不犯法,但应受教育。根据《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偷窃行为依然是不良行为,家长和社会应给予正确引导和教育,避免养成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这边需要详细了解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